ID: 23807012

5.2 分水果(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6601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水果,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二年级
  • cover
第五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2课时 分水果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水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能画图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笑笑所在班级要开班会,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水果,你能帮助大家分一分吗? 【课件出示】 二、探究新知 1.分苹果。 (1)按份数平均分。 师:如果把苹果分成3份,每份一样多,可以怎样分?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摆一摆,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1:我是1个1个分的,每次拿走3个,需要分4次,最后每盘都是4个。 预设2:我是2个2个分的,分2次刚好分完,每盘都有4个。 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预设1:我第一次各分3个,还剩3个,刚好每盘再分一个,正好分完。 预设2:我发现3×4=12,所以12个苹果分成3堆,恰好每堆都有4个,一次就分完了。 师:这几种分法虽然分的过程不同,但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预设:分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每盘都是4个苹果。 师:是的,分苹果可以有多种过程,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份的个数都相同,你们真是太棒了! (2)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 师:如果每袋装3个苹果,需要几个袋子?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摆一摆,圈一圈,小组交流讨论。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1:我用圆片摆一摆。3个放一堆,摆了4堆。 预设2:我是圈一圈。每3个圆片圈一圈,圈了4次。 师:不管是圈一圈,还是摆一摆,这两种方式有什么相同吗? 预设:最后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每袋都是4个苹果。 师:我们可以通过摆一摆或者圈一圈的方式来分一分,摆了几份或圈了几次,就表示可以分成几份,就是需要几个袋子。 师:如果每袋装4个苹果,需要几个袋子? 预设:每袋装4个,需要3个袋子。 2.分橘子。 (1)画图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师:如果把橘子分成3份,每份一样多,可以怎样分?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画图记录你的分法,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 师:笑笑和淘气是这样表示自己分的过程的,你画的和他们一样吗?你能看懂他们的分法吗? 预设1:笑笑是2个2个地分,分了3次,每份6个。 预设2:淘气一次拿3个,1个1个地分,分6次,每份6个。 师:看来大家都理解了画图的方法,非常棒! (2)即时训练,巩固深化。 【课件出示】 师:按要求分一分,填一填吧!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集体评议。 3.小结归纳。 师:回顾刚才分苹果和橘子的过程,说一说,每次分水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交流讨论后共同总结:都是把一堆水果平均分成几份。分完后,每份的个数都同样多。 三、巩固运用 1.每周喝6盒牛奶,这些牛奶可以喝( )周。(圈一圈,填一填) 2.填一填。 (1)每个篮子里装2个 ,需要□个篮子。 (2)如果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个 。 3.每个纸箱装4个西瓜,需要多少个纸箱?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水果 每份的个数都同样多。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大量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用学具模拟分水果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内积极交流、相互协作,尝试不同分法,深刻体会到平均分的本质,即每份分得同样多,发现了平均分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已知份数求每份个数,另一种是已知每份个数求份数。通过实际操作与对比分析,学生对这两种分法有了直观认识,为后续学习除法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