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7916

重庆市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9月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日期:2025-10-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23965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重庆市,生物学,解析,PDF,试题,测试
  • cover
2026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9月调研测试卷生物学 生物学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脂肪不仅能供能,还可促进维生素D吸收,且与部分激素合成相关,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至关重要。以下 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代谢受阻、供能不足时,才分解脂肪供能 B.脂防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 C花生、菜籽及深海鱼类富含饱和脂肪酸 D,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出土前,干重先增后减 2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早期的原核生物。该学说指出,某些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过长 期共生演化,逐渐转变为线粒体;而蓝细菌被吞噬后,逐步演变为叶绿体。下列选项不支持该学说的是 A.两种细胞器的DNA呈环状,能独立于细胞核DNA复制 B线粒体和叶绿体以缢裂方式分裂,与细菌或蓝细菌分裂类似 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外膜性质和成分有显著差异 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命活动均受细胞核控制 3.诱导契合学说指出,酶的活性部位并非固定不变,当底物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时,酶的活性部位会发生构象变化, 这种变化使酶的活性部位与底物结构互补,从而实现高效催化。酶与底物的这种动态识别过程称为诱导契合。 根据这一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底物 活性部位 SE复合休 SE复合体 图1 图2 A酶活性部位结构适当改变,可能提升酶的活性 B,诱导契合学说解释酶如何通过构象变化与底物结合 C诱导契合学说否定了酶具有专一性特点 D.图1和图2两个模式图,图2更符合诱导契合学说 4.卡尔文循环从一个五碳糖(核糖)开始。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一个C0分子与五碳糖结合,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六碳中 间产物。这个六碳中间产物迅速分解成两个三碳酸分子(3-磷酸甘油酸)。随后,三碳酸分子在酶的作用下,利用 ATP提供的能量和NADPH提供的还原力,被还原形成三碳糖(3-磷酸丙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305 叶缘传 促二 三碳帮卡之凤利片搔白质 三碳糖 其他代调 A.℃可追踪C0中碳如何转化为不同有机物中的碳 B蔗糖可以进入导管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 C.三碳糖从叶绿体运到细胞质基质要穿过类囊体膜 D.还原型辅酶Ⅱ既是高能物质也直接具有催化作用 5.秀丽隐杆线虫长约1mm,有959个体细胞,结构简单且透明,生命周期约3周。科学家结合遗传学分析与细胞分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