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实践充分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习近平 你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吗?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对西方入侵的反应的一串发展之显露出来的一个高峰……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纺织业和面粉业曾一度乘机抬头。可是,好景不常,欧战结束,西方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中国的地盘有限,肥美的地盘尤其有限。所以,军豪们不能不借故彼此讨伐。……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所激起的爱国情绪之鼓舞;是受到西学精神以及要从科学与民主的眼光对传统从新评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这种要求之鼓舞。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②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③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镇压,激起人民反抗(根本原因) ⑤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④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⑥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方向 (1)背景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时间 中心 特点 斗争方式 口号 阶段 第一阶段 1919.5.4起 第二阶段 1919.6.5起 结果 青年学生走在运动前列 北京 学生游行罢课 上海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还我青岛”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和约上签字 思考: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所取得的成果是初步的胜利? 对内:未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对外:未赶走帝国主义。 ———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2)概况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3)特点 革命性:反帝反封的革命斗争 彻底性:誓不罢休、决不妥协(斗争精神) 群众性:各界参与,联合斗争 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侵略 工人:6月3日上海机器纺纱等行业,六七万工人大罢工。 商人:6月5日上海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罢市救国”等标语。 学者:北大校长蔡元培同情学生,积极营救学生。 农民:山东各地农民响应,开展抵制日货和断绝粮源的斗争。 乞丐:乞丐之首领,六日曾有通告,不准在路行乞,妨碍救国! 小偷:一律停止盗窃行为,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 1、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意义 性质 是一场以先进青年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 的伟大 。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 。 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 。 作用 党建 为 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革命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的转折点 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 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 时代 价值 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 的伟大旗帜 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 的伟大觉醒 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 的伟大传统 爱国革命运动 彻底反帝反封建 社会革命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中国共产党 追求真理、追求进步 永久奋斗 爱国主义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 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推动社会进步; 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民族意识新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马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共成立创造条件 【知识拓展】为何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革命前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