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9030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337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数学,人教,2024,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
  • cover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数与代数” 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平均分的基础上,首次接触分数概念。教材通过“分物” 情境引入,从 “半个” 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理解 “几分之一”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更复杂的分数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的生活经验,对“一半”“半个”等概念有直观感知,但尚未上升到数学符号层面,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分数的第一节起始课。从认知特点来看,三年级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初步发展,课堂上可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涂色等动手操作,能更高效地理解抽象概念,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平均分” 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几分之一。 2、通过分物、操作、观察等活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培养数感和几何直观。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公平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表示出几分之一。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用分数表示简单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尺子 ①号学具袋: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纸片(每个学具袋混放) ②号学具袋: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线段等纸片(每个学具袋混放)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森林分物遇难题 师:同学们,最近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大型活动,我们赶紧去看看 (播放《森林分物大会》视频) 原来,小动物们竟然在举办 “分物大会” 呢!你愿意来帮他们分一分吗?(愿意) 请生强调分物的规则———公平 出示课件: 师:看,熊妈妈带来了一筐苹果,谁愿意帮她分一分? 生:把4个苹果,公平的分给2只小熊,每只小熊得2个。 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每人分的一样多,最公平。 师:真棒!我们在二年级就学过了,在数学中,把这样分的同样多的公平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小熊,每只小熊得2个。 (2)师:接着,猴妈妈带来了香甜可口的蛋糕,如果平均分给 2 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到几块? 生:把2块蛋糕,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得1块。 (3)师:(课件出示 1 个月饼和 2 只小兔)瞧,兔警官带来了1个大月饼,她遇到难题了呢,如果把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 2 只小兔,每只小兔能分到几个呢? 生1:半个。 生2:个。 追问:“半个” 能用我们学过的 1、2、3 这样的整数表示吗? 生(齐):不能! 师小结:是呀,“半个”该用什么数字表示呢?当分得的数量不够1个时,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环节二:探究新知———认识 “二分之一” 初识 ,认识读写 师:拿出圆片,假设这就是月饼,谁能帮我演示下怎么分一个月饼? 请生上台展示演示 追问:为什么这样对折就能保证公平? 生:这样两边一样大,才算平均分。 师:通过对折,我们找到了这个月饼的一半。老师把分法贴在黑板上(板贴 2个半个月饼)(在板贴半个月饼后,教师用笔将“折痕”画粗,强调这是“平均分线”) 师: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半个”,在数学中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那就是。该怎么写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 先写一条横线,这条横线我们叫作分数线,在分数线下面写2,数字2叫做分母,分数线上面的写1,数字1叫做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板书:分数线、分母、分子、二分之一) 生齐读,再在本子上写一写 2、聚焦一半,认识的意义 师: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 请你结合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