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09206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章末综合测评2 平面解析几何 练习--2026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必修1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3408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解析几何
,
必修
,
版选
,
人教
,
数学
,
高中
章末综合测评(二) 1.D [直线, 设其倾斜角为θ(0°≤θ<180°), 则tan θ=-,∴θ=150°. 故选D.] 2.B [由题意,曲线=1表示双曲线,则满足(1-m)(m-2)<0,即(m-1)·(m-2)>0,解得m<1或m>2.] 3.C [因为圆C:(x-1)2+y2=4的圆心为(1,0),半径为r=2,抛物线y2=ax(a>0)的准线为x=-,所以=2,所以a=4,故选C.] 4.A [设圆心坐标为(0,b),则由题意得圆的方程为x2+(y-b)2=25.又点(-5,8)在圆上,所以(-5)2+(8-b)2=25,解得b=8.故圆的方程为x2+(y-8)2=25.] 5.A [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0,1),由于直线l平分圆,故直线l经过圆心(1,0),所以可得直线l经过点(0,1)和(1,0),故斜率k==-1,由斜截式可得方程为y=-x+1,故选A.] 6.B [(法一)因为·=0,所以PF1⊥PF2,则|PF1|·|PF2|=b2tan,得|PF1|·|PF2|=1×tan ,所以|PF1|·|PF2|=2,故选B. (法二)因为·=0,所以PF1⊥PF2, 所以|PF1|2+|PF2|2=|F1F2|2=(2c)2=16. 因为|PF1|+|PF2|=2a=2, 所以(|PF1|+|PF2|)2=20,即|PF1|2+|PF2|2+2|PF1|·|PF2|=20, 所以|PF1|·|PF2|=2,故选B.] 7.D [设动点P(x,y),由|PA|=2|PO|,得(x-3)2+y2=4x2+4y2,整理得(x+1)2+y2=4,即点P的轨迹方程为(x+1)2+y2=4,表示圆,又点P是圆C:(x-2)2+y2=r2(r>0)上有且仅有的一点,所以两圆相切,圆(x+1)2+y2=4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2,圆C:(x-2)2+y2=r2(r>0)的圆心坐标为(2,0),半径为r,两圆的圆心距为3,当两圆外切时,r+2=3,得r=1,当两圆内切时,|r-2|=3,r>0,得r=5,故选D.] 8.C [抛物线的焦点F的坐标为, 设OA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x, O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x. 由得 ∴点A的坐标为. ∵F是△OAB的垂心,∴kOB·kAF=-1, ∴-=-1,∴. ∴e2=,∴e=.] 9.BCD [由x2+y2-2x-4y+1=0,知(x-1)2+(y-2)2=4, 表示圆心为M(1,2),半径为r=2的圆. 对于A选项,x2+y2的几何意义为圆上的点与原点距离的平方和,其最大值为(|OM|+r)2=(2+)2,故A错误; 对于B选项,(x+2)2+(y+1)2的几何意义为圆上的点与点(-2,-1)距离的平方和,其最大值为(2+3)2=22+12,故B正确; 对于C选项,设x+y=k,则直线x+y-k=0与圆有公共点, 所以≤2,解得3-2,所以x+y的最大值为3+2,故C正确; 对于D选项,设4x-3y=t,则直线4x-3y-t=0与圆有公共点, 所以≤2, 解得-12≤t≤8,所以4x-3y的最大值为8,故D正确. 故选BCD.] 10.ABD [A选项,抛物线y2=4x的准线为x=-1, ☉A的圆心(0,4)到直线x=-1的距离显然是1,等于圆的半径, 故准线l和☉A相切,A选项正确; B选项,P,A,B三点共线时,即PA⊥l,则P的纵坐标yP=4, 由=4xP,得xP=4,故P(4,4), 此时切线长|PQ|=,B选项正确; C选项,当|PB|=2时,xP=1,此时=4xP=4,故P(1,2)或P(1,-2), 当P(1,2)时,A(0,4),B(-1,2),kPA==-2,kAB==2, 不满足kPAkAB=-1; 当P(1,-2)时,A(0,4),B(-1,-2),kPA==-6,kAB==6, 不满足kPAkAB=-1. 于是PA⊥AB不成立,C选项错误; D选项,(法一)利用抛物线定义转化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PB|=|PF|,F(1,0), 于是|PA|=|PB|时,P点的存在性问题转化成|PA|=|PF|时P点的存在性问题, A(0,4),F(1,0),AF中点为,AF中垂线的斜率为-, 于是AF的中垂线方程为:y=,与抛物线y2=4x联立可得y2-16y+30=0, Δ=162-4×30=136>0,即AF的中垂线和抛物线有两个交点, 即存在两个P点,使得|PA|=|PF|,D选项正确. (法二)设点直接求解 设P,由PB⊥l可得B(-1,t),又A(0,4),|PA|=|PB|,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1,整理得t2-16t+3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学分认定考试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0-12)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集合的概念 同步课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5-10-11)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同步课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5-10-11)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0-12)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1.3集合的基本运算 同步课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5-10-1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