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9708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历史(六)(含答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3415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历史(六)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 金 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服制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素,虽死犹存”是指 长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空4.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这要反映了 A.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 B.道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 C.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5.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度瓦解,农民大量逃亡,政府赋税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推行 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这一制度是 ( ) A.察举制 B.租调制 C.两税法 D.租庸调制 6.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边远条件 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 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7.南北朝时期,“镇”作为军事据点被广泛设置。进入隋唐后,唐政府在镇上设置税务机构。宋代 出现了“市”“镇”并称。推动“镇”之职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 B.抑商政策的改变 C.提高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 D.社会经济的发展 41 8.据史籍记载:北宋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江南地区征收的夏秋两税占到了全国的55.93%, 而且到元丰三年(1080年),江南的户数和口数均占到了全国的2/3以上。这足以说明() A.北宋政府注重发展江南经济 B.江南地区经济地位已超北方 C.农业复种技术得到大幅推广 D.南迁民众推动了江南的开发 9.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 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 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10.在实行闭关锁国之前,“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方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 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造成“穷困不聊之状”。这说明闭关锁国政策 的实行 () A.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 B.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隔绝了中外文化交流 D.导致沿海居民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11.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师…不过勉 强涂饰,虚有其表。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C.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开端 D.失败的根源是只学习西方的器物 12.北京大学一学生在狱中题诗: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这首诗充 分表现了被捕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参与的此次运动 A.源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 B.与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有关 C.表达出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不满 D.是一场彻底的群众性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