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9803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1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必修1

日期:2025-10-0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6498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及其,版选,北师大,数学,高中,--2026版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 椭圆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理解椭圆、焦点、焦距的定义.(重点) 2.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推导过程.(难点) 3.会求简单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易混点) 1.通过对椭圆、焦点、焦距等概念的学习,逐步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2.借助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将绳子(绳子长度大于两定点距离)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定点上,用笔尖勾直绳子,使笔尖移动. 1.当两定点间的距离等于绳长时,笔尖的轨迹是什么? 2.当两定点间的距离小于绳长时,笔尖的轨迹是什么? 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 1.椭圆的有关概念 定义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_____的点的集合(或轨迹)叫作椭圆 焦点 两个____叫作椭圆的焦点 焦距 两个焦点间的____叫作椭圆的焦距,焦距的____称为半焦距 集合语言 P={M|_____,2a>|F1F2|} 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  定点  距离  一半  |MF1|+|MF2|=2a 思考 1.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等于|F1F2|”或“小于|F1F2|”,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 [提示] 当距离之和等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就是线段F1F2;当距离之和小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 2.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1(a>b>0) =1(a>b>0) 焦点 _____ _____ a,b,c的关系 _____ (-c,0),(c,0)  (0,-c),(0,c)  b2=a2-c2 思考 2.椭圆=1的焦点是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 [提示] 椭圆=1的焦点在y轴上.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集合是椭圆. (  ) (2)椭圆+y2=1的焦距为2. (  ) (3)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中,虽然焦点位置不同,但都有a2=b2+c2. (  ) (4)当m>0,n>0且m≠n时,方程mx2+ny2=1表示的曲线是椭圆. (  ) × × √ √ √ 2.已知椭圆4x2+ky2=4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1),则实数k的值是 (  ) A.1   B.2 C.3   D.4 B [由题意得,椭圆标准方程为x2+=1,又焦点在y轴上,所以-1=12,解得k=2.] 3.若a=5,c=3,则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 =1 [∵b2=a2-c2=16,∴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为=1.] =1  4.椭圆4x2+9y2=1的焦点坐标为_____.  [方程4x2+9y2=1可化为=1,∴a2=,b2=,∴c2=a2-b2==,∴c=, ∴焦点坐标为.]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释疑难 类型1 椭圆定义及应用 【例1】 (1)椭圆=1上一点A到焦点F的距离为2,B为AF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则|OB|的值为(  ) A.8     B.4   C.2     D. √ (2)已知B,C,且△ABC的周长等于24,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为_____. (3)已知F1,F2是椭圆=1(a>b>0)的焦点,过F1的直线AB与椭圆交于A,B两点,则△ABF2的周长为____. =1(y≠0) 4a  (1)B (2)=1(y≠0) (3)4a [(1)设F′为椭圆的另一焦点,则|AF|+|AF′|=2a=10, ∴|AF′|=8.∵O,B分别为FF′,AF的中点, ∴|OB|=|AF′|=4. (2)由已知得,|AB|+|AC|=14,由椭圆的定义可知,顶点A的轨迹是椭圆, 又2c=10,2a=14,即c=5,a=7,所以b2=a2-c2=24. 当点A在直线BC上,即y=0时,A,B,C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点A的轨迹方程是=1(y≠0). (3)∵|AF1|+|AF2|=2a,|BF1|+|BF2|=2a, ∴△ABF2的周长=|AB|+|AF2|+|BF2|=|AF1|+|BF1|+|AF2|+|BF2|=2a+2a=4a.] 反思领悟 由椭圆定义可知,椭圆上任一点到椭圆的两个焦点距离之和为定值,所以椭圆定义有以下应用: (1)实现两个焦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