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1877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6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0-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46164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国,纲要,历史,中外,必修,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时空坐标 单元主旨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道路新探索的历程。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1.五四运动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民革命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推动了国民革命蓬勃发展;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4.土地革命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程标准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3.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子目逻辑 本课设置三个子目: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这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时间相继,前一子目是后一子目的背景。向学生介绍了相关基本史实,包括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关键导览 一种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 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 两大运动: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任务一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导火索:1919年_____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 (2)过程 阶段 时间 中心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 阶段 1919年 5月4日起 北京 “_____,内除国贼” _____ 学生集会、 游行示威 第二 阶段 6月5日起 _____ 工人 工人_____、 商人罢市 上海 外争主权 学生 罢工 (3)结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思考: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提示:是一场_____,是一场_____,是一场_____。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伟大 社会革命运动 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5)思考: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①它_____ ②为_____ ③为_____ ④是_____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开始 俄国十月革命后,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概况 (1)李大钊发表《_____》,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_____ (3)1920年5月,_____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4)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 概念阐释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