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单元小结与测评 思维导图 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 专题整合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 1949—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新中国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探索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主题一 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经济基础、社会主要矛盾、政治制度等方面概括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 [深度思考] 1.社会性质:_____ 2.经济基础:_____ 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3.社会主要矛盾:_____ 4.政治制度:_____ 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主题二 1949—1978年中国外交的特点、原因及目的 综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外交特点,并分析原因。 [深度思考] 时期 特点 原因 目的 20世纪 50年代 初期 “_____” _____;_____;_____ 维护国家独立,巩固新生政权;打破封锁、孤立,恢复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安全等 一边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采取孤立、封锁政策 中国需要和平的建设环境 时期 特点 原因 目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一大片”,反对美苏争霸 _____;_____ 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积极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美国利用台湾、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威胁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外交环境恶化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新兴国家脱离殖民统治而独立 时期 特点 原因 目的 20世纪 70年代 _____ 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苏联 改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 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谢 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