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3158

从课本到培优 13精卫填海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9-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51383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册,解析,答案,pdf,四年级,课本
    部分参考答案 此A选项正确 第一单元 (4)因为杭州湾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 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解析】本题考 1观潮 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阅读材 「课本拓展 料一可找到本题答案。 一、1.C【解析】本題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 二、1,(1)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的理 “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 解能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 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与“我 示达到的状态,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 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情境不符合 一天。根据句中“至十八日为最盛”也可以推测出 2.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 “既望”表示的时间,用排除法可确定C选项正确。 能力。A、C、D三个选项都是从视觉的角度展开描 (2)①仅如银线②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③如 写,B选项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 雷霆,震撼激射①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解析】 二、1.(1)人多观潮者急切的心情(2)从侧面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 描写了江潮的壮观。(3)示例:江潮还没有来,海 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 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有 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一句是对潮 的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探头远望,有的三五成群大 水“形、色、声、势”的描写。 声讨论着,还有的举着望远镜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远 (3)示例:潮水渐渐涌近,以汹涌澎湃之势铺天 处的江面。【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盖地地扑来,犹如银白色的城郭,令人躲闪不及 和创意表达的能力。“人山人海”的意思是人群如 白色的江潮层层叠叠就像一条白色的玉带横在大 山似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昂首东望”“等着” 江的中央,那吞天沃日的潮水把沧海蓝天连成一 “盼着”这三个词语写出了人们急切盼望大潮的心 片。 【解析】本题考查创意表达的能力。首先了 情。通过写观潮的人多和人们急切的心情从侧面 解“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意思是海水涌起 衬托了线塘江大潮非常壮观,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 来,就像玉城雪岭一般,潮水给线塘江系上一条白 看。第三小题根据提示抓住人们的动作、神态,固 玉的腰带。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扩写即可。 绕“等、盼”二字,展开想象即可。 2.(1)①风平浪静②居高临下③铺天盖地 2.示例:潮头已经过去,余下的潮水仍然以泰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作答时首 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形成了一排排“雪山”,那声 先认真阅读选文,然后结合具体语境从文中找出与 音如同雄狮的怒吼,震耳欲聋。【解析】本题考查 句子相对应的词语。从第1自然段第一句中可以找 创意表达的能力。根据对本句的理解,虽然潮头已 出与句子①相对应的词语是“风平浪静”,从第3自 经西去,但是大潮的余波仍然声势不减,因此在作 然段“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一句 答时围绕关键词“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想象浪潮 中可以找到与句子②相对应的词语是“居高临下” 退去之后的形态和声音即可。 从第3自然段“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 三、薄雾笼罩一条白线万马齐奔山崩地裂 盖地地来到眼前”一句中可以找到与句子③相对应 漫天卷地【解析】本題考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 的词语是“铺天盖地”。 概括能力。本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2)中山亭(或:观潮亭)对比【解析】本题 的时间顺序展开描述,作答时找出这三部分中描写 考查对文章段落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自然段描写 钱塘江大潮形态和声音的关键词语,用四字词语概 了潮来前作者看到的景色,重点写了中山亭名字的 括即可。 由来及其朴素的外观,写它的幽静与潮来时的壮观 培优提高 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