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3313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5 第二章 重点突破练(三)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 课件--高中生物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2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2733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物质,必修,苏教版,生物学,高中,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重点突破练(三)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题组一 渗透作用原理及应用 1.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依照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水分子是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质膜到达高浓度的一侧。题图甲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最低;题图乙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状态,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进而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等;题图丙中红细胞失水而皱缩,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最高;题图丁中的红细胞吸水膨胀但没有破裂,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质浓度,但高于甲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即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为:丙>乙>丁>甲。] 14 √ 2.U形管底部中间安放一种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两侧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初始状态如图所示,液面稳定后,对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和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右侧液面升高;浓度下降 B.右侧液面升高;浓度不变 C.右侧液面先升高后下降;浓度下降 D.右侧液面先升高后下降;浓度不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A [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左侧蔗糖浓度小于右侧蔗糖浓度,水分子主要从左侧通过半透膜向右侧移动,一段时间液面稳定后,右侧液面高于左侧,且右侧浓度有所下降,同时左侧浓度有所上升。]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3.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不能。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漏斗内外液面差为m。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A.渗透平衡时,烧杯中的水分子仍然能够进入漏斗 B.渗透平衡时,溶液S1的浓度大于溶液S2的浓度 C.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 D.若将S1和S2换成两种与以上蔗糖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分子可透过半透膜),则达到平衡时m不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D [渗透平衡时,水分子进出漏斗的速率相等,A正确;渗透平衡时,漏斗内液面高于烧杯内液面,溶液S1的浓度应大于溶液S2的浓度,B正确;由于图中装置渗透达到平衡过程中烧杯中的水分子渗透到漏斗中,烧杯中溶液浓度升高,漏斗中溶液浓度降低,二者浓度差减小,所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C正确;葡萄糖溶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可透过半透膜,所以若将S1和S2换成两种与以上蔗糖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则达到平衡时m=0,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组二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4.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收后,液泡的颜色会由紫色变为蓝色。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收的方式,用等量的下表溶液分别处理细胞,一段时间后观察变色细胞所占比例,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组别 Na2MoO4 溶液浓度 ATP溶 液浓度 变色细胞 所占比例 甲 0.005 mol/L 0 4.1% 乙 0.005 mol/L 5×10-7mol/L 10.5% 丙 0 5×10-7 mol/L 0 √ A.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细胞吸收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细胞质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