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517

【专题版】第一部分3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专题限时集训(含答案)—2026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日期:2025-10-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579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复习,二轮,历史,高三,2026版
    专题限时集训(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建议用时:3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4·山东泰安一模)下表是宋代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吟咏的诗句。从诗句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杨万里 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散水牯卧斜晖 陈造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曹勋 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 陆游 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 A.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 B.理学思想影响文学创作 C.农业生产工具有重大革新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2024·河北邢台一模)下表所示是关于唐代果蔬种植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唐代(  ) 信息 出处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 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其(龚播,峡中商人)初甚穷,以贩鬻蔬果自业 《太平广记》 刘氏植果种蔬……每月两三度入青城县货药、市米、面、盐酪归山 《茅亭客话》 A.农民依靠果蔬产业致富 B.农本商末观念受到了冲击 C.农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农产品以集约化种植为主 3.(2024·广东东莞模拟)开元至天宝时期(713—756年)户、口数(部分) 州名 户数 增长率(%) 口数 增长率(%) 密度(人/平方公里) 常州 102 631 384.5 690 673 518.8 81.5 苏州 76 421 544.4 632 655 1 061.4 45.8 杭州 86 258 182.2 585 963 281.2 72.3 台州 83 868 1 174.0 489 015 1 282.0 40.2 湖州 73 306 418.6 477 698 525.0 74.1 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 A.户籍管理的水平显著提高 B.政局动荡带来人口南迁 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D.赋税制度实现根本变革 4.(2024·山东聊城二模)有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一大事件,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改变了唐宋以至后世的经济地理版图,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使东南乃至岭南与传统的中原地区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该观点中的“它”应是(  ) A.秦驰道的修建 B.张骞通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大运河的开通 5.(2024·湖南长郡中学一模)乾隆时期《湖南通志》记载:茶,产安化者佳。充贡而外,西北各省多用此茶,而甘省及西域外藩需之尤切。设之官商,做成茶封,抽取官茶,以充市易,赏赍诸蒙古之用。每年商贾云集。据此可知(  ) A.朝贡贸易推动湖南经济发展 B.湖南茶叶的跨区域贸易兴盛 C.官商垄断湖南茶叶交易市场 D.湖南是茶商活动的主要地区 6.(2024·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考试)下面为明嘉靖年间《陕西通志》中的西安城图(局部)。据此可知,当时的西安(  ) A.机构设置极为臃肿 B.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C.城市功能较为齐全 D.行政地位有所提升 7.(2024·辽宁葫芦岛模拟)明初,朱元璋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其后,屡有开海、禁海之争;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据此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  ) A.海外贸易需求日益强烈 B.民间海上贸易渐趋兴盛 C.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D.海防建设不断受到关注 8.(2024·广东佛山市二模)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请照旧永折疏》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 A.“摊丁入亩”尚未执行 B.工商业市镇的高度繁荣 C.传统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D.经济收益结构发生质变 9.(2024·安徽合肥模拟)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载:“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罗马史家感叹“人民开化文明……丝为大宗贸易,远贩至罗马也”。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汉代(  ) A.政府强化对西域的管理 B.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C.边疆民族内迁趋势加强 D.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10.(2024·山东泰安模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