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922

【新教材】湖南文化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就义歌》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09-1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5次 大小:919854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册,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就义歌,八年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湖南文化-出卷网-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精神·信仰·力量·情感》第2课时《就义歌》 【教材分析】 《就义歌》是湖南文化-出卷网-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精神·信仰·力量·情感》第2课时唱歌课。《就义歌》选自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歌词根据革命烈士刘伯坚与夏明翰英勇就义时写下的诗篇改编而来,由安波、时乐濛作曲。创作于1964年首演的《东方红》时期,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通过这部史诗展现中国革命历程,激励人们传承革命精神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大革命失败,无数共产党人如夏明翰、刘伯坚等被捕就义。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就义诗篇成为《就义歌》的创作源泉,歌曲体现出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视死如归的气概以及对革命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心。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感受《就义歌》庄重、悲壮、激昂的音乐情绪,体会d小调及顺分节奏、重音、空拍等音乐要素营造出的氛围,提升对音乐情感和要素的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准确把握歌曲节奏、音准,用坚定有力、富有情感的声音演唱《就义歌》,通过恰当的表情、肢体动作,展现歌曲蕴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三)创意实践 尝试以小组为单位,为《就义歌》创编简单的朗诵词或肢体表演动作,创新歌曲表现形式,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深入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和相关革命历史,知晓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理解歌曲承载的革命精神与文化内涵,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体会《就义歌》的情感内涵,感受歌曲展现的革命烈士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精神。 2. 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表现出歌曲的庄严、悲壮风格。 (二)教学难点 1.深刻理解革命烈士精神,跨越时空与烈士产生情感共鸣,在演唱和创意实践中精准传达歌曲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到其对当代社会的精神引领意义 。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了,你们都知道哪些英勇的革命烈士?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1927年,中国大地风云突变,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展开了血腥大屠杀。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无数革命志士倒在血泊之中。但他们并没有被吓倒,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用生命捍卫着自己的信仰。比如夏明翰烈士,他被捕后,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劝他投降,可他宁死不屈,在就义前,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壮丽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义歌》,就与这些革命烈士的故事紧密相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歌,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 。 书写板书《就义歌》。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