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0598

2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各种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5437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各种,统编,学年,2025-2026,PPT
  • cover
(课件网)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左传》及左丘明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而又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 》合称为“春秋三传”。 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 其次,是“工于记言” 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使秦军撤退 本文主要记述了公元前630年,在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的危急形势下,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之间的利害冲突、说服秦穆公退兵,解除了郑国的危机的故事。 概述本文内容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2015 2025 2030 思考: 1、晋、秦为何要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与楚也 一是晋文公重耳在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2015 2025 2030 思考: 1、晋、秦为何要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与楚也 2、郑国和秦国没有直联系,为何秦国要参与围攻郑国? 利益、秦晋之好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秦晋之好 1、晋文公重耳在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2、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楚失败后郑又转而投靠晋。 3、国家利益 4、秦晋联盟,秦晋之好。 秦、晋围郑的原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言为心声,语见其人 ———探究烛之武其言其人 《东周列国志》中关于烛之武的句子 “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致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1 、“佚之狐言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