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680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2.2 2.2.1 不等式及其性质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47176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性质,必修,人教,数学,高中,--2026版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2.2 不等式 2.2.1 不等式及其性质 学习任务 1.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数学抽象) 2.理解实数比较大小的基本事实,初步学会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3.认识并证明不等式的性质及推论,能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数学抽象、逻辑推理) 如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下列标志: 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 其含义分别为 ①最低限速:限制行驶速度v不得低于50 km/h. ②限制质量:装载总质量m不得超过10 t. ③限制高度:装载高度h不得超过3.5 m. ④限制宽度:装载宽度a不得超过3 m. ⑤时间范围:t∈[7.5,10]. 问题 你能用含不等号的数学式子表示上述关系吗? 知识点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1.不等式的定义 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_____的式子,称为不等式. 不等号 2.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的大小 作差法的理论依据: a-b<0 _____; a-b=0 _____; a-b>0 _____. ab 3.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方法 依据 结论 画数轴比较法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如果点P对应的数为x,则称x为点P的坐标,并记作P(x) 数轴上的点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时,它所对应的实数会变大 作差比较法 如果a-b>0,那么_____; 如果a-b<0,那么ab a=b 提醒 比较两实数a,b的大小,只需确定它们的差a-b与0的大小关系,与差的具体数值无关.因此,比较两实数a,b的大小,其关键在于经过适当变形,能够确认差a-b的符号,变形的常用方法有配方、分解因式等. 知识点2 不等式的性质与推论 项目 别名 内容 注意 性质1 可加性 a>b a+c__b+c 可逆 性质2 可乘性 c的符号 性质3 性质4 传递性 a>b,b>c _____ 同向 性质5 对称性 a>b _____ 可逆 > > < a>c bc a__c-b 可逆 推论2 同向可加性 同向 推论3 同向同正可乘性 同向同正 推论4 可乘方性 a>b>0 an__bn(n∈N,n>1) 同正 推论5 可开方性 同正 > > > > > 提醒 (1)推论2可以推广为更一般的结论:几个同向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相加,所得到的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推论2是同向不等式相加法则的依据. (2)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但不能相减,即由a>b,c>d,可以得到a+c>b+d,但不能得到a-c>b-d. 思考 如果性质4中的不等式带有等号,那么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提示] (1)如果性质4中的两个不等式只有一个带有等号,那么等号是传递不过去的.例如:如果a≥b且b>c,那么a>c;如果a>b且b≥c,那么a>c. (2)如果两个不等式都带有等号,那么有:若a≥b且b≥c,则a≥c.其中a=c时,必有a=b且b=c. 知识点3 证明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 定义 综合法 从_____出发,综合利用各种结果,经过逐步推导最后得到结论的方法 分析法 从要证明的____出发,_____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反证法 首先假设结论的____成立,然后由此进行推理得到矛盾,最后得出假设不成立.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 已知条件 结论 逐步寻求 否定 提醒 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定理、公理、事实等矛盾.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a>b,c<d,则a-c>b-d.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