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9529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知识清单(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165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八年级,2024,五四,教版,化学
  • cover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一节 认识碳单质 知识梳理 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金刚石、石墨、C60 碳 单 质 金刚石 石墨 C60 结 构 立体网状 层状 相似足球 外 观 无色透明固体 灰黑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的鳞片状固体 有金属光泽、能发出微弱荧光的固体 导 电 性             硬 度                 ,有滑腻感 — 用 途 作切割工具、    、装饰品、工艺品等 作抗磨剂、润滑剂、   、石墨纤维、电极等 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2.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 (1)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均属于    。 (2)活性炭因其    的结构,具有    性,可用于净化水质、制作防毒面具;炭黑可用于制造碳素墨水等。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1)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 (2)需要长期保存的档案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字画历经千年不褪色。 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得电子,亦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1)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一氧化碳:   。 3.碳与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1)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在高温下,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在实验室可以采用下列装置完成该实验 (1)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物质,同时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实验结束时先把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液体倒吸,使试管炸裂。 (3)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固体倒出,防止热的铜被重新氧化为氧化铜。 (2)还原反应:              。木炭夺去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      。 (3)碳还原性的应用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 焦炭还原氧化铁(冶炼金属) 碳还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以CO2为例)(工业制还原剂) (吸热反应) 4.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是    、    的气体,难溶于水,它的存在不易被察觉。一氧化碳    。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输氧能力,从而引起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可燃性 纯净的一氧化碳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    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还原性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把铜等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二节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 课时1 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梳理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比空气大   溶于水 固体CO2:在降温加压时,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变成白色雪花状固体,俗称“干冰”,干冰容易    ,    热量。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 现象 结论 化学方 程式 熄灭蜡烛     的蜡烛先熄灭,    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   ,也  ,密度比空气 — 与水化合 紫色石蕊试液变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与澄清石 灰水反应 澄清石灰水变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    沉淀,该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三、CO2的用途 课时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梳理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实验试剂:石灰石和稀盐酸。 2.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装置图 A.发生装置 B.收集装置 选择A装置的依据是         ,      ;选择B装置的依据是二氧化碳的      ,            。 4.验满及检验方法 A.验满 B.检验 A.验满方法: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若      ,则证明已收集满。 B.检验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