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9652

第五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五)(课件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7139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五,统编,必修,选择性,编版
    单元总结提升(五)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规律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 原始社会出现自然物货币,商朝后期出现金属人工货币,北宋时期出现纸币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演变 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圆形方孔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 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初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演变 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由手工铸币向机制铸币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1.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初) (1)工业革命后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霸主。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动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由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伦敦和纽约都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镑与美元同为世界货币。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经济受到严重削弱,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2.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4年以后)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伦敦和纽约都是世界金融中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同时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资本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3)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体系走向瓦解。 三、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1.改革原因 (1)根本原因:适应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如“初税亩”的出现)。 (2)主要目的: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地主阶级与封建国家争利的矛盾,缓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如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3)具体原因: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一条鞭法);适应土地制度的变革(如北魏租调制与均田制);统治阶级顺应形势,调整统治政策(如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 2.基本认识 (1)赋役制度演变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中国古代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赋税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3)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政权兴衰、社会是否安定的政治问题。 (4)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尊重社会实际,与时俱进,是统治者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的基本依据(如均田制、摊丁入亩)。 四、近代中国关税制度演变的特点 1.由关税自主到协定关税,关税自主权逐步丧失,具有半殖民地性质。 2.实行低关税政策,免征商品范围逐步扩大。 3.关税制度变迁过程先快后慢,是被动变迁的。 4.资本主义各国争夺中国海关管理权的斗争贯彻始终,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5.由传统的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重制度向近代国境关税制度转变。 易错点1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等价交换物。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实物货币是最早的货币形式。人们通常会使用有价值的物品 如贝壳、石头、兽骨等 作为交换媒介。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2024·山东卷,1)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