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14.人人爱护公物》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关心集体、热爱校园。 2.让学生了解公物的概念,认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并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会尊重和保护公共资源。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并掌握爱护公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将爱护公物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爱护公物的图片、新闻报道、视频资料等,用于课堂讨论和情景模拟。 2.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 :播放一段校园美景的视频,展示整洁的校园环境和完好的公物。 2.提问引导 :视频中的校园漂亮吗?你喜欢这样的校园吗?为什么? 二、认识公物( 1.展示图片 :展示一些校园及生活中的公物图片,如桌椅、黑板、图书、垃圾桶等。 2.讨论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公物的作用。 三、不文明行为的危害 1.案例展示 :展示一些不文明行为对公物造成破坏的图片,如乱涂乱画、损坏桌椅、乱扔垃圾等。 2. 组织讨论 :这些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 四、爱护公物的方法 1.讲述一些爱护公物的小故事,如小朋友主动捡起垃圾、爱护图书等。 2. 经验分享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可以怎样爱护公物。 五、实践活动 1.组织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清理校园垃圾、整理图书等实践活动。 2. 安全引导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安全,互相合作。 六、总结与拓展 1.教师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布置任务 :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爱护公物的小使者,监督身边的人爱护公物。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