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是中国人》是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开启小学学习生涯的重要起始篇章。课文以雄伟天安门、鲜艳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56个民族小朋友身着特色民族服装欢乐团聚的场景,简洁直观,富有感染力。通过画面观察与“我是中国人”的听读,让学生直观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完成对国家身份的初步认知与认同。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虽服饰、习俗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从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爱国情怀奠定基础,也为后续语文学习融入情感与文化内涵,兼具启蒙性与教育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处于学习适应期与认知启蒙阶段。在认知基础上,学生通过家庭生活、幼儿园活动或电视画面,对“中国”“国旗”“天安门”等符号有模糊印象,部分能说出“我是中国人”,但缺乏对国家概念、多民族构成的系统认知,且抽象思维薄弱,需依托直观形象的事物理解内容。其次,课堂常规尚未完全建立,易出现小动作、走神等情况,学生对新校园、新课堂充满好奇,有参与活动的热情,且民族身份、国家归属的情感处于萌芽状态,易被鲜活的画面、积极的语言激发自豪感,适合通过情境体验式活动渗透爱国与民族团结启蒙。 【教学目标】 1.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2.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学习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评价。 字词内容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及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朗读和主要内容的理解情况评价。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让学生简单谈谈感受。 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并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视频导入,既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二、学习探讨: 教师让学生先观察课本第二页插图,再引导学生试着用:“我看到了。”这样的句式来完整地说一句话。教师设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为小朋友他们的衣服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观察插图,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数一数图中小朋友的数量,然后观察每位小朋友的衣服特点,思考每位小朋友衣服不相同的原因。 设计意图:借助课文插图,为学生搭建平台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等,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三、展示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适时评价并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 学生观察完以后举手回答问题,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积极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图片和思考的能力,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 四、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向学生分析讲解以上问题的原因,并及时板书归纳,同时要提醒学生的坐姿等。 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坐姿端正。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进一步学生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五、练习 教师领读课文,学生指读;教师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指名让部分学生领读,最后评价。 学生跟上老师的节奏认真跟读,并尝试自读和诵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我们都是中国人等的意思,同时随文识字。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雄伟的天安门、鲜艳的五星红旗,还看到56个民族的小朋友手拉手。大家一起大声说“我是中国人”,特别有力量!希望你们记住这份自豪,以后看到国旗、听到国歌,都能想起今天的课。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自己的祖国! 【课堂作业】 基础性训练:和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