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 24.1 测 量 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很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 你可能会想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设计出一种测量的方案吗?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要求 :(1)画出测量图形; (2)写出需要测量的数据(可以用字母表示需要测量 的数据); (3)根据测量数据写出计算旗杆的高度的比例式. 讲授新课 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测量 旗杆影长 A B C D E F 标杆影长 影长法 比例式: 人 平面镜 平面镜法 比例式: A B C D E F G H 标杆法 人 标杆 比例式: ∴AB=AE+EB D A B E 1.在测点D安置测倾器,测得点B的仰角∠BAC=34°; C 2.量出测点D到物体底部E的水平距离DE=l0米;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D=1.5米. 34° 你能利用这些数据算出旗杆的高度吗? 测倾器法 D A B E 1.在测点D安置测倾器,测得点B的仰角∠BAC=34°; C 2.量出测点D到物体底部E的水平距离DE=l0米;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D=1.5米. 34° B′ C′ A′ (精确到0.1米) 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 D A B E 实际上,我们利用图中已知的数据就可以直接计算旗杆的高度,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涉及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C 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所满足的关系(即勾股定理),那么它的边与角又有什么关系? 34° 本章主要探究的内容就是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课堂小结 利用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进行测量的根据是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利用直角三角形进行测量的根据是勾股定理. 构造相似三角形进行测量的根据是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1. 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CD的高度,已知标杆BE高1.5m,测得AB=1.2m,BC=12.8m,则建筑物CD的高是( A ) A. 17.5m B. 17m C. 16.5m D. 18m (第1题) A 1 2 3 4 5 2. 如图,某人在点A处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了欲到达的地点B 240m.若他在水中游了510m,则这条河的宽度为 450 m. (第2题) 450 1 2 3 4 5 3. 如图,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已知标杆高度CD=3m,标杆与旗杆的水平距离BD=12m,人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EF=1.6m,人与标杆CD的水平距离DF=2m,求旗杆的高AB. 1 2 3 4 5 解:如图,过点E作EH⊥AB于点H,与CD交于点G. 由题意,易知CD⊥FB,AB⊥FB. ∴ 易得四边形EFDG、EFBH均为矩形.∴ EF=GD,EG=FD,EF=BH,EH=FB. ∵ CD⊥FB,AB⊥FB,∴ CD∥AB. ∴ △CGE∽△AHE. ∴ = ,即 = . ∴ AH=9.8m.∴ AB=9.8+1.6=11.4(m).∴ 旗杆的高AB为11.4m. (第3题答案) 1 2 3 4 5 4. 有甲、乙两个建筑物,水平距离BC为30m,甲建筑物高28m,为测量乙建筑物的高度,在甲建筑物的顶部点A处目测乙建筑物顶部点D,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2°.小明根据测量过程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且用刻度尺测得AE的长为2cm,DE的长为acm,则乙建筑物的实际高度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为 (15a+28) m. (15a+28) (第4题) 1 2 3 4 5 5.如图,小优和小贺想用所学知识测量该旗帜的宽度MN,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小优在点C处竖立一根标杆BC,地面上的点A、标杆顶端B和点N在同一条直线上,BC=1.5米,AC=1米,AG=8米;然后,小贺手持自制直角三角纸板DEF,使长直角边DF与水平地面平行,调整位置,恰好在P点时点D、E、M在同一条直线上,DP=1.5米,PG=23.6米,DF=2EF. 已知DP⊥PA,MG⊥PA,BC⊥PA,点P、G、C、A在同一水平线上,点N在MG上,求旗帜的宽度MN. 1 2 3 4 5 解:延长DF交MG于点Q,则易得DQ⊥MG,DQ=PG=23.6米,DP=QG=1.5米.∵ BC⊥PA,MG⊥PA,∴ BC∥MG. ∴ △ABC∽△A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