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飞船中的废水处理系统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 C.飞船返航时的天气 D.研制火箭的燃料 2.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星火燎原 C.积土成山 D.沙里淘金 3.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略小于空气 D.不支持燃烧 4.某同学点燃硫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该同学打算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该气体的成分。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设 C.设计并实施实验 D.形成结论及建构模型 5.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灯泡发光 B.风力发电 C.自热火锅 D.太阳能供热 6.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化为臭氧(O3):氧气(O2)臭氧(O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用于给物质加热 B.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C.胶头滴管: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液体 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 9.某同学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煮,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是氢氧化钠固体试剂外包装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穿实验服、戴手套和护目镜 B.通过用手触摸氢氧化钠固体,认识其物理性质 C.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无须处理 D.剩余试剂不能随意倾倒,应放回原瓶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连接仪器 C.加入固体 D.倾倒液体 11.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然后把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 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放大的砝码,再放小的砝码 C.组装装置时,先用水润湿玻璃导管,后与胶皮管连接 D.给试管中物质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试剂的部位集中加热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将蜡烛粘在碗的底部,向碗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点燃蜡烛后,将干而冷的玻璃杯从上至下倒扣在澄清石灰水中,但不紧贴碗内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的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B.实验中,玻璃杯内壁出现水雾 C.实验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D.实验结束后,玻璃杯内水面下降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试剂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用1~2 mL B.酒精灯里的酒精量应控制在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夹应夹持在距离试管口的处 14.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 B.概念的理解 ①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②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③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①发光、发热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③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C.化学发展史 D.化学安全 ①火的掌握和利用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②现代化学技术已经可以移动分子、原子 ①化学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试剂的味道; ②废弃试剂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