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评价作业(八)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5.2 化学反应的表示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氧气(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臭氧(O3),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B) A.原子总数 B.分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 2.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C) A.蜡烛燃烧时,越来越短,最后消失 B.铁丝燃烧,固体质量增大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小 3.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路,对于S+O2SO2,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C) A.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从微观角度看:各物质(从左到右)的微观粒子数之比为1∶1∶1 C.从反应现象看:硫剧烈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D.从量的角度看:各物质(从左到右)的质量比为1∶1∶2 4.(2025青岛期中)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4X+4CO2+2H2O4KHCO3+3O2,则X的化学式为(D) A.K2O B.KOH C.K2O2 D.KO2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 A.点燃天然气:CH4+2O2CO2↑+2H2O B.铁在氧气中的燃烧:4Fe+3O22Fe2O3 C.红磷的燃烧:2P+5O22P2O5 D.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2↑ 6.(2024青岛期末)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D) A B C D 7.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反应后铁粉的质量增大 B.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都不变 C.反应后电子秤的示数为230.5 g D.反应前称量的是铁粉和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 8.(2025临沂期中)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x=14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之比是14∶11 9.(2024淄博)三氟化氮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蚀刻气体,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氮和氟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后生成氮分子和氟分子的个数比为2∶3 10.(2025济宁模拟)一定条件下,H2O和O2可发生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水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已知X、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8 10 1 21 反应后的质量/g 0 21 待测 9 A.反应中物质Y和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B.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21 g C.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 g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12.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X完全燃烧,需要3.2 g氧气,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1.8 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A.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参加反应的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 g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28分) 13.(28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下列问题: (1)某物质甲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碳、氢(或C、H) ,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氧元素(或O) 。若甲的质量是1.6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 g,水的质量是 3.6 g,则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1 ,甲物质的组成元素是 碳、氢(或C、H) 。 (2)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一硝、二磺、三木炭。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KNO3+3C+SK2S+N2↑+3X,则X的化学式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