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5840

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日期:2025-11-2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930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任务,信息技术,上册,七年级,学年,2025-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 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 七年级上 -出卷网-:浙江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将开展“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创作与发布活动。根据提炼出的项目成果制作一般流程,本课将围绕“实践创作”“交流评价”“成果发布”三个环节展开,因此本课安排了“基于软件或平台的实践创作”“基于网络交流工具的交流评价”“基于网络平台的成果发布”三部分内容。 本课内容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里属于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学生不仅学习新型互联网创新应用的使用,还要形成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的意识,储备创新能力。 学习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已了解了互联网发展的相关内容,掌握了互联网协议和服务等知识,学习了搜索引擎、云计算、云存储的工作方式或原理。因此学生将在最后项目活动中,把学过的知识运用于互联网搜索、筛选、管理和处理资源,并使用软件或互联网平台贡献有价值的信息,创造具有特色的作品。 但鉴于七年级学生对互联网认识尚浅,部分学生仅关注网络交流或娱乐,因此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对互联网信息价值和特点的认识,掌握相关新技术的应用,根据学习和交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科技工具或方法。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教学目标: 1.通过项目成果创作与发布活动,创建具有特色的作品,并根据推广需求,学会使用合适的互联网平台发布作品。 2.学会通过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进行交流的方法。 3.认识到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新社交、新资源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利用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进行创作与发布。 教学难点: 利用互联网支持交流与传播的一般方法。 核心素养导向: 1.信息意识:观察、探究、理解互联网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体验互联网的交互方式,感受其给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变化。 2.计算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熟悉网络平台的技术工具和软件系统功能及应用。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根据学习需求,有效搜索所需资源,探究信息科技支持学习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借助信息科技提高学习质量。 4.信息社会责任:在应用互联网时,使用用户标识、密码和身份验证等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将开展“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创作与发布活动。 2.根据提炼出的项目成果制作的一般流程,本课将围绕“实践创作”“交流评价”和“成果发布”三个环节展开。 引导学生了解项目成果制作的一般流程。 实践创作 1.简单介绍教材上利用软件或平台实践创作的案例,并引出短视频创作的一般流程。 2.利用任务学习单的实践学习,通过微课视频介绍利用“剪映”进行视频剪辑的方法与步骤。 3.概括在项目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选择合适的软件或平台,制作多样化的作品。 1.引导学生了解短视频创作的一般流程。 2.指导学生熟悉剪辑视频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3.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主流的互联网宣传作品。 交流评价 1.提出交流评价的意义,介绍基于网络交流工具的交流评价所具备的长处与优势。 2.通过图片对比介绍线下与线上两种形式的交流评价方式。 3.利用任务学习单的交流探究,介绍常见的即时通信软件和视频会议系统。 4.介绍项目作品评价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以及评价反思,进一步激发创意,并优化迭代作品内容。 1.引导学生熟悉常见的网络交流工具,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进行交流。 2.指导学生掌握项目作品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