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6167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7章 7.4 三角函数应用 讲义----2026版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417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应用,必修,苏教版,数学,高中,----2026版
    7.4 三角函数应用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2.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难点) 1.通过建立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素养. 2.借助实际问题求解,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现象,昼夜交替、四季轮回、潮涨潮散、云卷云舒,情绪的起起落落,庭前的花开花谢,一切都逃不过数学的眼睛!我们需要学习如何用数学的眼睛洞察我们身边存在的周期现象. 知识点1 函数y=A sin (ωx+φ)的有关概念 设物体做简谐运动时,位移s和时间t的关系为s=A sin (ωt+φ)(A>0,ω>0),其中A表示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往复运动一次所需的时间T=称为这个运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往复运动的次数f==称为运动的频率;ωt+φ称为相位,t=0时的相位φ称为初相位. 1.简谐运动y=sin 的振幅为_____,周期为_____,频率为_____,初相位为_____.  6  - [由简谐运动的相关概念可知, A=,T==6,f==,初相位φ=-.] 知识点2 三角函数的应用 (1)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 ①根据实际问题的图象求出函数解析式. ②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③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2)解答三角函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在函数y=A sin (ωx+φ)+b(A>0,ω>0)中,A,b与函数的最值有何关系? [提示] A,b与函数的最大值ymax,最小值ymin关系如下: (1)ymax=A+b,ymin=-A+b; (2)A=,b=. 2.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函数y=2sin 的初相位是. (  ) (2)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周期为0.4 s,振幅为5 cm,则该振子在2 s内通过的路程为50 cm. (  ) (3)电流强度I(A)随时间t(s)变化的关系式是I=5sin ,则当t= s时,电流强度I为 A. (  ) [答案] (1)× (2)× (3)√ 类型1 三角函数模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例1】【链接教材P214例1】 已知弹簧上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时,小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单位:cm)随时间t(单位:s)的变化规律为s=4sin ,t∈[0,+∞).用“五点法”作出这个函数的简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在开始振动(t=0)时的位移是多少? (2)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3)经过多长时间小球往复振动一次? [解] 列表如下: t - 2t+ 0 π 2π sin 0 1 0 -1 0 s 0 4 0 -4 0 描点、连线,图象如图所示. (1)将t=0代入s=4sin ,得s=4sin =2,所以小球开始振动时的位移是2 cm. (2)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4 cm和-4 cm. (3)因为振动的周期是π,所以小球往复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π s. 【教材原题·P214例1】 例1在图7-4-2中,点O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平衡位置,取向右的方向为物体位移的正方向.已知振幅为3 cm,周期为3 s,且物体向右运动到距平衡位置最远处时开始计时.求: (1)物体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单位:cm)和时间t(单位:s)之间的函数关系; (2)该物体在t=5 s时的位置. 解:(1)设x和t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x=3sin (ωt+φ)(ω>0,0≤φ<2π). 则由T==3,可得ω=. 当t=0时,有x=3sin φ=3,即sin φ=1. 又0≤φ<2π,可得φ=. 因此所求函数关系为x=3sin ,即x=3cos t. (2)令t=5,得x=3cos =-1.5,故该物体在t=5 s时的位置是在O点的左侧且距O点1.5 cm处.  在物理学中,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可用正弦型函数y=A sin (ωx+φ)表示物体振动的位移y随时间x的变化规律,A为振幅,表示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T=为周期,表示物体往复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f=为频率,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往复振动的次数. [跟进训练] 1.已知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