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7194

【新教材】人音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4306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教材,教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音乐学科 《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唱歌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词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少年打开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这一题材,寥寥数笔,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曲作者采用了大调式、3/4拍的创作手法,展现出歌曲的欢快、优美感,好似孩子们在边歌边舞,亲切地表达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踏入中学生活,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对任何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还保留小学时期的天真。他们开始注重对事物分析和主观体会,面对问题能够发表自己看法。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在音乐学习上,对歌唱技巧、音乐表现形式等掌握较少。在日常教学中需重点培养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帮助他们克服歌曲演唱和表现上的困难。 课时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聆听音乐作品,感受歌曲优美真挚,连贯舒展的音乐风格;感知歌曲中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要素的特点。 2.艺术表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用“声断其不断”的方法演唱歌曲,体会休止符中歌曲中的作用,准确把握三拍子音乐的节拍特点,能够跟随音乐挥拍演唱歌曲。 3.创意实践:能在表现音乐时,发挥想象力尝试使用新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歌曲。 4.文化理解:聆听学唱 《彩色的中国》,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深刻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 掌握换气的方法和时机,准确地唱好休止符,要求“声断情不断”表现歌曲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中国国家地理所拍摄的视频。看了这个视频以后有什么感受?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人杰地灵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开启地图册的奇妙冒险之旅吧! 就在上周,我们音乐课代表小红,在整理教室时,发现了一本特别旧的地图册。他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目光。他看到了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长江、黄河、江南水乡、内蒙古草原...... 2、同学们,如果祖国大地有颜色,那在你心中是什么颜色呢?黑板上板书《彩色的中国》。(出示课题) 1.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2. 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感受祖国的美丽。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美丽景色和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然地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活动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1) 教师播放歌曲《彩色的中国》,对学生说:“同学们,请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 “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抒情、优美、亲切。歌词描绘了碧绿的草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江、弯弯的黄河、台湾。 (2)再次聆听,歌曲节拍和演唱形式分别是怎样的?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3/4拍的创作手法,齐唱+合唱,两个部分(二段体A+B 曲式) (3)那你们知道3/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吗?” 教师通过拍手、拍手臂等方式示范3/4拍的强弱规律,即“强弱弱”,让学生跟着模仿,感受节奏的特点。 音乐小知识: 齐唱: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合唱:有两个声部以上,每个声部由两人或更多的人演唱 (3)歌曲创作背景: 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2017年9月,郭峰创作了歌曲《彩色的中国》,其创作背景主要有以下方面:当时国家正大力倡导“中国梦”,在此时代背景下,需要有能够展现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