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7595

1.1 溶液的形成 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6209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级,2024,五四,教版,学年,化学
  • cover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素养目标 1. 了解溶液的形成并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组成,会判断溶液、溶剂、溶质。 2. 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对应题号1、2、3)。 2.完成学习任务二(对应题号4、5、6、7)。 课前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食盐、植物油、泥沙放入水中,产生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习任务二】请描述一下水和氯化钠的微观构成情况。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溶解的过程 1.观察思考3-3 食盐的溶解 在一个盛有约50 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小匙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发生的变化,直至在水中看不见食盐颗粒。触摸烧杯,感受温度是否有变化。 思考: (1)食盐颗粒为什么看不见了 _____。 (2)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意一处,是否都一样咸 _____。 (3)如果把得到的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两年……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 _____。 2.溶液概念: 。 3.溶液特征: 、 、 。 ① :是指溶液内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均相同。 ② :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析出固体物质。 4.溶液的组成:溶液由 和 组成。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 5.溶液的读法:某某(溶质)的某某(溶剂)溶液。 如:(1)氯化钠(NaCl)的水溶液溶剂为水时,可以省略, 简称:氯化钠溶液。 (2)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 6.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根据名称:前面的是 ,后面的是 ,当固体或气体溶解于液体时,液体作 。 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叫做 ,量少的叫做 。当物质与水混合形成溶液时,不论多少,水均看作 。 7.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 观察思考1-1 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 加入10mL水 加入10mL酒精 食盐 碘 结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 。 【学习任务二】物质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 活动探究1-2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1.取两个小烧杯,分别加入约50mL蒸馏水,用温度计测量水温(T1) T1=____℃ 2.向一个小烧杯中加入约5g氢氧化钠固体,搅拌测量溶液的温度(T2) T2=____℃ 3.向另一个小烧杯中加入约5g硝酸铵固体,搅拌测量溶液的温度(T3) T3=____℃ 小结:(1)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 一是 ,这一过程吸热; 二是 ,这一过程放热。 (2)如: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过程吸热_____放热过程放热(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以氢氧化钠溶于水整个过程,溶液的温度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交流共享】联系你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谈谈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本课小结 课后任务 1.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矿泉水 B.豆浆 C.牛奶 D.玉米汁 2.“油、盐、酱、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其中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食盐 C.蔗糖 D.米醋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 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 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4.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粉笔粉末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硝酸铵 5.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硝酸铵 D.浓硫酸 6.向如图所示试管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细沙 C.硝酸铵 D.食盐 7.生产生活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水等物质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