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1052

第1章 章末总结(一)(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68694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稳态,必修,选择性,2019,生物学,人教
    章末总结(一)【第1章】 【核心概念构建】 ①水 ②细胞内液 ③细胞外液 ④细胞外液 ⑤血浆 ⑥淋巴液 ⑦组织液 ⑧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⑨无机盐 ⑩蛋白质 Na+ Cl- 中 HC H2CO3 37 ℃ 内环境 调节 相对稳定 神经—体液—免疫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一定限度 调节 【易错易混辨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1.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体内液体≠体液≠细胞外液,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但不属于细胞外液。 3.DNA聚合酶是细胞内的物质,糖蛋白是细胞膜上的物质,二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4.蛋白质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与外界环境相通的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6.由于内环境中含有缓冲对,人体剧烈运动后无氧呼吸虽产生乳酸,但不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7.内环境的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8.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更多流向细胞外。 9.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能相互渗透。 1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12.在此过程中,渗透压始终未发生变化。 【长句规范训练】 1.水疱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而形成的。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组织液含量会增加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和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从而使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血浆和细胞内液中的水分子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增加 3.血浆中虽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较无机盐少,产生的渗透压较小 4.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小 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功能的紊乱 5.不会 降低 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超出机体调节能力 6.过高的体温会使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7.细胞和内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章末总结(一)【第1章】 【核心概念构建】 【易错易混辨析】 1.内环境是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2.淋巴管内的液体、膀胱内的尿液、汗腺导管内的汗液、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和细胞内的液体都属于细胞外液。( ) 3.内环境中的成分有葡萄糖、DNA聚合酶、糖蛋白、无机盐等。( ) 4.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在内环境中。( ) 5.人体细胞能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中获取O2。( ) 6.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血浆pH会明显降低。( ) 7.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 8.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 9.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渗透。( ) 10.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此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 ) 1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尿量增加。( ) 12.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 【长句规范训练】 1.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是如何形成的 一段时间后水疱会自行消失,其原因是 。 2.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对其组织液的含量有什么影响 。你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3.科学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