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3699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共4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31705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卢梭 知人论世 导入新课 泪为心底的悲悯而流。每每孤灯夜读,总会流泪。为窦娥蒙冤流泪,为贾谊受屈流泪,为廉颇老矣流泪。痴迷于戏剧,而悲剧的结局,偏要把美好的事物撕得粉碎。因此,每到结局处,总是心中一悸,为之黯然泪下。为发了疯的李尔王流泪,为殉情而死得罗密欧与朱丽叶流泪,为因彼此误会而双双殒命的露伊斯与斐迪南而流泪对他人的不幸最大触动,莫过于潸然泪下,从那些残缺的碎片中,看到过去的褪色欢欣,怎能不为那些生命,那些美好而感伤?悲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对生之遗憾,生之残缺的深深哀叹。 卢梭(171-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作者简介 卢梭一生和多位女性有染,主要的有两位。其一是华伦夫人,她在卢梭早年的生活中扮演了保护人、朋友、情妇、精神上的母亲等多重角色。离开华伦夫人后,卢梭后来开始与黛莱丝同居。对于黛莱丝,卢梭同样抱有多种复杂的感情。黛莱丝陪伴卢梭走完了后半程人生,卢梭只是在晚年和其举行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形式上的婚礼。黛莱丝为卢梭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育婴堂。而卢梭只是在后来草草地寻找了一下他留了标签的第一个孩子。 卢梭曾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养,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育婴堂的教育,比他对孩子的危害小得多。这就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作者简介 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 卢梭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1.作者简介 “自由的奠基人”———卢梭 姓名:让·雅克·卢梭 生卒:1712—1778 国籍:法国 地位 18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经历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户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等。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追捕,后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代表作品 主要著作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评价 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卢梭返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2.背景展示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