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3782

3.1 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915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九年级,2024,人教,化学,学年
  • cover
3.1 分子和原子 【练基础·过教材】 知识点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  ) A.水蒸发为水蒸气,体积变大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C.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 3.航天员需要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因此,保障其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1)从地球带上去。 ①航天工业以空气为原料制取氧气,工业上选择空气为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 ②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氮气   (填“>”或“<”)氧气。 (2)电解水制取。 在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还可通过电解水制取氧气,并使用高压密闭罐储存,氧气可以压缩储存的原因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3)航天员在太空中展示向一个水球内注入蓝色颜料,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为蓝色,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这是因为          。 知识点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4.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 A.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分离液态空气 D.固体碘受热变为碘蒸气 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B.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的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6.下图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2)在该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氯分子变成     ,它们相互结合生成的新分子是       。 (3)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4)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名称),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填符号)。 【练综合·提素养】 7.“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描述。“雨水”后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是 (  ) A.水分子数目增多 B.水分子分解加快 C.水分子质量增大 D.水分子体积变大 8.寒露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古籍中关于寒露记载道:“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露水凝结成霜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变化是 (  ) A.水分子体积改变 B.分子的种类改变 C.水分子停止运动 D.水分子间隔改变 9.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1)水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的原因:                        。 (3)下图是两杯等体积的水在50 ℃和80 ℃时的微观示意图,则    (填“A”或“B”)烧杯中的水为50 ℃的水。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分子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分子具有哪些性质 【猜想假设】猜想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猜想2: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一根细玻璃管内,加入一定量蒸馏水(滴有红墨水)          猜想  正确 2.再注入一定量酒精,用橡胶塞塞紧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         猜想  正确 【实验拓展】(1)实验中需要不同的液态物质,这是因为                。 (2)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           。 (3)酒精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