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结合阅读体验,初步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童话阅读的感受。 语言运用: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认识7个生字。 思维能力:了解三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审美创造:了解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童话阅读的感受。 2.了解和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 【教学过程】 任务一 交流平台说童话 1.在这个单元,我们经历一场妙不可言的童话之旅。今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先一起来重温本单元的童话故事。除了这些童话,你们一定还读过许许多多童话故事,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2.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发现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请个别同学自由发言)来听听学习伙伴的发现吧。 (1)故事中充满了奇特的想象:神奇的宝葫芦能满足主人的一切愿望,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蚂蚁也有自己的纪律和准则。 童话特点:奇特的想象 (2)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 童话特点:拟人化的修辞 (3)阅读童话,我们会经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认识一些令人钦佩的朋友,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童话特点:给人很多启示 跟着学习伙伴一起,进入童话故事的阅读殿堂吧! 任务二 识字驿站巧认字 (一)形声字 1.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怎么去猜读字音呢?来看看下面几组字。自由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请一组开火车,一人读一组。说说你们的发现吧。(自由发言) 预设:每组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第二字都是由第一个字去掉偏旁从而得到的,第一个字是形声字,第二个字是前面这个字的“声旁”。 小结: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是个好办法。 再来一起拼读一下这些生字。 2.这几组字长得很像,你们都能正确区分吗?挑战一下这道题,把生字送到句子中,读一读。(口答,并让学生简单说明理由) (二)辨析多音字 1.读词语,说说加点字读什么,为什么这么读。 出示词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加点字都是多音字 2.多音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表示的意思不同,读音也就不同。这就是根据字义确定字音,也叫“据义定音”。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查字典理解字义,并根据字义给它们注音,写在语文书上。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分别出示每一组词语,并且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出示第一组:学生交流 教师指导 齐读 “处”读第四声时,表示地方。 读第三声,表示办理,决定。表示跟别人生活在一起时也读第三声。 出示第二组 学生交流 教师指导 齐读 假 jià 表示按照规定或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读第四声。 假 jiǎ 表示不真实的,与“真”相对,读第三声。 出示第三组 学生交流 教师指导 齐读 “中”读第一声时,表示与四周、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 “中”读第四声,表示感受,受到,也表示正对上,恰好合上。 3.通过对字义的了解,我们已经把这些多音字都读准了。现在不带拼音,还能读准吗?再来一起读一读吧。 4..这些词语放在句子里还能读准吗? (三)带有口字旁的字 1.下面再来看看这些生字,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预设:这些字都带有口字旁,左边的字都表示吃的动作,第二组与叫唤的动作有关;第三组与声音有关,它们都是拟声词。边做动作边读。 2.你还知道别的带有口字旁的字并分类说说吗?(补充:①吃的动作:吐、吃;②叫的动作:唱、嚎;③拟声词:呱、咚;④语气词:呢、吗、啊、呀。) 3.下面来做一个拟声词填空练习吧。(口答) 哗 吱 嗡 嘟 呜 嘀 哇,森林里真热闹,这是要召开森林大会了呀!瞧,小蜜蜂( 嗡嗡 )地飞来报信了;(吱吱),小老鼠也来凑热闹了;(哗哗),小河唱起了欢快的歌;(嘀)嗒(嘀)嗒,小喇叭花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