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导入新课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为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各项工作,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第一节 法治国家 8.1 法治国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课前预习】 1.法治国家的内涵是什么? 2.法治国家的特征是什么? 3.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是什么? 4.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是什么? 导入新课: 思考:AI换脸可能会带来哪些风险? 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与虚假信息治理成为热议焦点。多位代表委员指出,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迅猛发展,虚假视频、音频等内容不仅误导消费者、侵犯公民权益,更扰乱社会秩序,亟须通过完善立法等手段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人工智能立法刻不容缓 1、法治国家的含义 ①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②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③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P87)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探究与展示】 思考: 1.《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2. 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治的根本原则 (P85第二段) ①内涵: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②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期望,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思考: 2. 2024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为什么要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 2. 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 (2)坚持良法之治———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P85第三段) ①原因: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②表现: 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 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知识拓展 良法与善治 ①良法与善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②良法要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善治要求把制定的良法付诸实施,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实现良法的价值。 ③良法本身不是目的,制定良法是为了发挥法律在规范社会行、调节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良法是基础/方式手段,善治是目标(笔记) 法律强的红包 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 及其权力 审判机关 全国人大 打两个国家机关 叔叔出远门 五指都使劲 開 法律强的红包 介绍宪法规定的 公民权利 继承权 选举权 打两项公民权利 东吴失孙策 公推孙仲谋 開 法律强的红包 你还知道哪些法律 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民法》 《宪法》 打两部法律名称 国法之根本 百姓出主意 開 猜法律谜语 掌握法治国家的特征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③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法治的精髓所在 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原因: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