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9943

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71442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地球,17张,课件,环境,宇宙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地 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2.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1.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3.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宇宙中的天体 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恒星、星云、行星、彗星、流星体等连同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行星 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一、地球在宇宙中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海王星 太阳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小行星带的位置: 位于 星和 星轨道之间。 火 木 (“火烧木头灰烬多”)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 。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活动: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距日距离(以日地平均距离为1计算) 表面平均气温/℃ 金星 0.72 >400 地球 1 15 火星 1.52 ﹣63 1.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行星 与太阳距离适中,地表平均气温适宜,并且长期保持稳定。 2.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光照 适宜的温度 水分条件 大气条件 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存在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太阳处于中年时期,状态稳定 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的分布 地球是一颗独特的星球,是我们是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 1.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1961苏联第一艘载入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1977年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2010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1997年人类第一台火星车“旅居者号”登录火星 1990年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成功发射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003年神舟五号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2016年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2021年我国“祝融号” 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2.我国对太空的探索 (3)太空探索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3.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 (1)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4)彰显国力,提高民族自信。 活动:了解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收集我国太空探索某一方面的资料,将起阶段性成就填入表1.2。 表1.2 中国太空探索在 方面的成就 时间 阶段性成就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2013年12月 嫦娥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