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3711

2.2《大战中的插曲》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3687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大战中的插曲 聂荣臻 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战场是残酷的,有枪林弹雨,朝不虑夕。但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战中的插曲》。 侵华战争中日军杀害的中国儿童 朝鲜战争中废墟前的儿童 2021阿富汗撤军时感人的一幕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本文内容与叙述的特点; 3.梳理文章脉络,理解百团大战的插曲所体现出来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之情。 学习目标 聂荣臻(1899—1992),四川省江津县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逝世。 《大战中的插曲》选自《聂荣臻回忆录》。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忆录丛书之一。全书以口述形式撰写,全面回顾了作者自己投身革命的艰辛历程。 作者简介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背景介绍 井陉煤矿破袭战: 井陉煤矿就是日本掠夺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阵地,当时的井陉矿是我国三大煤矿之一,而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矿区有铁路直通正太铁路,往东可迅速出击石家庄,往西据守娘子关天险,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为日寇提供燃料。百团大战正式开战,井陉煤矿成为八路军首要攻占目标。在各部队的密切配合和战士们的英勇战斗下,八路军解放了3000矿工,还彻底毁灭了井陉煤矿,即使日军运来全部设备重新安装开工,恢复生产至少半年,这对物资本已十分紧张的日军是个极大打击,起到了釜底抽薪作用,被华北日军形容为“挖心之战”。 背景介绍 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百团大战”的部队之一。1940年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陉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日军为了阻止我们的部队继续前进,不顾他们的侨民还没有撤退,就打了好多带着燃烧弹的迫击炮弹,整个矿区成了一片火海。 小女孩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在一片废墟中听见了呼救声和婴儿的啼哭声,然后就奋不顾身进去,救出两个孩子。 虽然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造成中国人的重大伤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穷凶极恶的日军甚至连小孩子都不放过,但中国军民面对2个日本幼儿,绝不可能像日军一样残忍。 1940年,聂荣臻(右) 日本小姑娘美穗子 回忆录的写法特点 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 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 《大战中的插曲》 “大战”指历史上著名的“百团大战”。 “插曲”的意思是“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作用: (1)点明了这一事件深厚的历史背景 (2)说明了它的特殊性———不是战争主要部分,而是“插曲” (3)显得耐人寻味,强调了事件的美好性。 解题 1.明确字音 井陉(xíng) 兵戎相见(róng)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