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真题汇编】2026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二) (2025·云南昆明·三模)阅读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面对甲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以豪迈的笔触和豁达的胸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慰勉。 B.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C.颈联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D.尾联点出“送”的主题,以幽默的方式,劝慰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 2.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两首唐诗均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毕业之际,如果让你从两首诗中选择一联,赠送给好友,你会选择哪两句?为什么? 3.(2025·四川绵阳·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日咏梅 张九成 一年胜事又相亲,数树寒香巧斗新。 拥鼻①独来江上晚,行吟忽见渡头春。 孤标不入千花伴,冷艳初无一点尘。 翻笑渊明太多可,千秋作好菊花人。 【注】①拥鼻:这里指用鼻子闻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胜事”与“相亲”,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亲近和喜爱之情。 B.“忽见渡头春”“千花”,体现了诗人偶遇百花齐放的春景时内心的惊喜。 C.尾联写陶渊明独爱菊花,运用衬托,突出了梅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的地位。 D.本诗善用冷色调意象构建意境,并调动多感官体验,营造清寂幽深的意境。 (2)诗中描写了梅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5·四川内江·二模)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干戈”代指战争,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暗示自己久经磨炼。 B.诗歌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诗人内心纠结,其言辞倍增激昂。 C.诗歌颈联运用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语,文天祥曾经兵败,经惶恐滩退往广东,倍感忧虑不安;如今被俘,经零丁洋被逼投降,倍感孤苦无依。 D.诗歌尾联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抒胸臆,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5.本诗画线句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以“死”明志,二者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6.(2025·湖北武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①谁能识?河上仙翁②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③,陶然共醉菊花杯。【注释】①关门令尹:指尹喜,相传他曾在函谷关迎候老子。②河上仙翁:指河上公,传说他是汉文帝时的仙人。③彭泽宰:指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登望仙台的时间是清晨,“汉文皇帝”为全诗定下了怀古的基调。 B.颔联中“三晋云山”“二陵风雨”描绘出山河的壮阔,暗含着历史的沧桑。 C.颈联中“关门令尹”“河上仙翁”,诗人以此两位古人自比,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感。 D.尾联诗人想要寻找像陶渊明那样的人,一起饮酒赏菊,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025·贵州黔东南·模拟预测)黄泥山① [清]张謇 幽壑穷余赏,林阴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