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5290

【真题汇编】2026年中考语文阅读系列:非连续性文本(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5250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文本,连续性,系列,真题,阅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真题汇编】2026年中考语文阅读系列:非连续性文本 (2025·安徽宣城·三模)材料一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挑战及未来规划的不确定性,青少年群体亟须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引导。 2024年6月中旬,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理健康青春行”专项活动,发动广大高校师生深入一线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科学心理健康测评、心理疏导服务、心理健康调研、宣传12355心理热线等一系列活动,共同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摘编自《守护青少年的“心”世界》) 材料二 青少年如何排解这些心理压力?几名来自不同实践团的成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青少年并不具备自我疏导和排解心理压力的能力,只能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身边人的帮助。 哈尔滨工业大学相伴成长之家实践团负责人王晴雯发现,大部分青少年选择向同学朋友求助来排解压力,近四分之一青少年在求助后并未得到有效帮助。除此之外,仅有少部分学生会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极个别同学会选择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儿童数量较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十分稀缺。 2024年7月6日,南京审计大学心“秦向“宁”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第二中学。7天里,成员们面向校内7~15岁的青少年开展问卷调查,并对问卷中发现的典型案例进行线下半结构化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们做错事情时,主要照顾孩子的家庭成员处理方式更多为“严厉地批评我”,占比高达44.19%;采取“和我一起找出解决办法”的家庭教育方式占比相对不高。正因如此,当孩子们感到不开心时,很少主动寻求家庭成员的帮助。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 材料三 (摘编自李镇西、王丹凤《关于青少年心理焦虑、抑郁的问卷调查》) 材料四 关注个体、家庭、学校、社区和医疗服务机构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中的共同责任与合作协同,加快形成“预防在校、家、社———诊疗在医院———康复回校、家、社”的链式服务框架,保障早期干预、转介临床、社会康复等多种心理健康服务的连续获得。夯实学校、家庭、社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守门员角色,整合多主体资源对可调节风险因素进行及早干预,对早期低水平的问题心理展开非临床性的社会处方治疗。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服务的覆盖面,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标准规范,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及时转介、诊断与治疗。稳妥推进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复学复课,联动健康教育减少社会污名化,为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恢复环境。 (摘编自《“开学季”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预警研究报告:多种心理疾病共生》,“中国网心理中国”)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深入一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科学心理健康测评等活动。 B.面临心理压力时,很多青少年并不具备自我疏导和排解的能力,大部分青少年选择向同学朋友求助来排解压力。 C.中国青少年产生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多来自家庭。因此,孩子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很少主动寻求家庭成员的帮助。 D.加快形成“预防在校、家、社———诊疗在医院———康复回校、家、社”的链式服务框架,为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恢复环境。 2.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多发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 3.请你分析材料二中画横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读了上述材料,假如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了自己难以疏解的烦心事,你会如何做? (2025·重庆沙坪坝·三模)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