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5988

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627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北省,期末,答案,试卷,语文,考试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答案】C C项,第6段由“同时”二字可知“系统的文献学训练”与“文学理论素养之间是并列关系,C项中二者之间的“更”字是递进关系,C项错误。 A项,由第1段的表述可概括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项,第3段是举张国光先生的例子证明第2段最后的观点。由2、3段可知B项正确。 D项,由第1段和第7段的内容可知表述正确。 2.【答案】D A项,原文表述中说”张国光先生研究.....是要说明这两个版本的不同”,可见其认识产生于具体的对比研究之前。 B项,开设专业课或选修课是文献学获得一定独立性的表现,不能说明文献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 C项,原文例举章学诚提出的“八字箴言”要强调的是其代表性,其代表了文史学者对的认识,而不能说其决定了学者们的认识。 3.【答案】D A项,刘楚昕读文献后写小说非文学研究,是文学创作行为。 B项,AI梳理文献并不是文献学研究方法。 C项,出版与销售手法非文学研究结果。 4.【参考答案】 甲:只有当它是一百二十回本时 乙:宋江无疑是英雄好汉 【解析】评卷要点:甲处的得分关键字词是“只有”“一百二十回本”,乙处“宋江是英雄好汉/农民领袖”等符合形象特点的说法均可,但要注意,如果学生在乙处加“只有”,那么只能用“只有宋江……”的表述形式。 5.①考证角度:核查不同版本的《陈情表》有无与“舅夺母志”的相异表述,核查魏晋时期家族伦理文献有无“舅夺母志”相关案例,核查李密家族史料版本有无相关记载。(从版本辨伪和史料考证两个角度作答,史料考证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②意义:若为真,可证李密困境的真实性,强化其忠孝两难的情感张力;若存疑,李密如此表述则可能为一种有意引人同情的陈情策略或言说技巧。 现代文阅读II的答案及解析 【导语】《龙头青铜锁》通过一把传承三代的锁,展现了江家几代人对技艺的执着与对生活的思考。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雨亭从痴迷到顿悟的心路历程,揭示了传统与现代、守旧与创新的冲突。通过锁的象征意义,作者探讨了家族传承与个人追求的关系,最终以江雨亭的觉醒和儿子的成功,传递出突破束缚、追求创新的主题。全文叙事紧凑,情感深沉,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富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答案】D A.“小说以‘九七年初夏的这个黄昏’为线索”错,小说是以“龙头青铜锁”为线索联结过去和现在,讲述三代人的故事,而不是“九七年初夏的这个黄昏”,“九七年初夏的这个黄昏”只是故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 B.“这暗示下文江雨亭的推断‘世世代代都打开过’是合理的”错,父亲叮嘱“不能砸坏或者遗失”主要是体现对祖传之物的珍视,以及希望后代能继续尝试打开锁,将家族技艺传承下去,不能直接暗示江雨亭“世世代代都打开过”这一推断合理。 C.“意在以秀芬的保守封闭反衬江雨亭的开拓进取”错,秀芬怀疑是死锁以及建议把锁锁上,主要是出于她对这把锁的实际看法和传统观念(对家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安分守己的生活态度),不算保守封闭;也并非单纯为了反衬江雨亭的开拓进取,选项的说法过度简化了人物关系。 D.正确。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分析鉴赏能力。 【答案】D 句子①中“宽宽的梦”“暗喻江雨亭长期沉溺于开锁的执念中”正确。文中他从父亲1955年传锁到1997年开锁,历时近半个世纪,所以“宽宽”形容“时间长”。“梦”象征他被传统枷锁禁锢的精神状态,文中他沉溺于解锁中,“痴痴呆呆”以及生病,梦中醒来时“浑身透着虚汗”这种虚脱的状态,“体现家族使命对其精神的漫长束缚”。正确 句子②中“夕光”‘‘青铜”,“这些冷色调意象烘托压抑氛围”,正确。文中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