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14.八角楼上 【教学目标】 1.认识“楼、艰、斗”等16个生字,会写“楼、代、穿”等6个字,掌握“斗、觉”两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及其对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重点) 3.拓展积累“利用、尖利”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引入故事主人公。 导语:大家知道新中国是哪一天成立的吗?(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1949年10月1日。)那么,新中国第一任主席是谁你们知道吗?他就是毛泽东,大家都习惯称呼他“毛主席”,表示对他的尊敬和爱戴。今天,我们将学习有关他的故事。 2.出示毛泽东及八角楼图片,简介背景。 背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因为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叫八角楼。 3.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楼”既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也是要求会写的字。它的声母是l,不是n。提示学生它的偏旁是木字旁,因为以前的房子多为木头所筑,可以让学生用手指在桌上写一写。 4.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预设:谁在八角楼上?他会在八角楼上干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点来写?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1)学生认读,不会读的看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全班齐读。 4.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读准字音。“临”是前鼻音,“争、章”是后鼻音,并与“视、察”同为翘舌音。“握”读wò,不能认半边错读成wū。“腊”可以借助同音字“蜡”来辨读。 (2)识记字形。 ①章:可以联系姓氏“章”帮助识记,也可以用“立早章”的口诀背诵记忆。 ②争、代、临、察:学生对这些字比较生疏,可以多读读词语“斗争、年代、降临、视察”,熟悉字形,再在新语境中巩固字音。 ③握:观察字形可知,该字字义与手有关,可以用动作直观演示其含义。 ④腊、视、油:用换一换的方法帮助识记。 蜡-虫+月=腊 现-王+礻=视 抽-扌+氵=油 5.出示不带拼音的会认字,学生抢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三、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教师指导书写,学生描红、临写:看清位置,找准重点—明确笔顺,练习临写—对照品评,二次临写。 本课生字以左右结构的字为主,可以着重进行同类字的书写练习。 3.反馈评价:展示书写的优秀作业;指出书写中的问题,纠正;学生再练写。 4.听写课本“词语表”中本课词语,同桌互查互纠,将订正后的词语多写几遍。 四、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引导学生提取课文的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寒冬的一个夜晚,毛主席在井冈山的八角楼上忘我地工作。)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搜集更多关于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毛主席顽强、忘我的工作精神,明白他对中国革命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3.能说清楚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展“认字斗争”,读字、组词,并适时运用词语练习说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