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7886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学案教师版+学案学生版+学案课件版+课时作业+解析5份打包)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2次 大小:57188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稳态,环境,课时,学生,作业
    课时分层作业(2) 1 2 3 4 5 6 7 8 C D B D D C D ABD 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1)② 淋巴 蛋白质 (2)④ 组织液 (3)神经—体液—免疫(2分)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分) (4)肝糖原 < (5)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分) 1.C [本实验使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盐酸的滴数和时间,B错误;在实验开始时都应预先测量pH,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作比较,C正确;本实验还应补充设计加入NaOH的实验,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用哺乳动物的血浆与缓冲液作对照,以证明血浆中存在类似于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D错误。] 2.D [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肺水肿,A错误;病理性溶血使红细胞破裂后,导致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B错误;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血浆中物质的含量存在差异,C错误;若化验结果显示血浆中各成分含量正常,则该人也可能会患病,如可能会患有遗传病等,D正确。] 3.B [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其pH在7.35~7.45 之间,不是恒定不变的,A错误;碱中毒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紊乱,B正确;碱中毒患者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都可能改变,C错误;因肺部疾病而出现呼吸不畅的患者,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可能出现酸中毒,D错误。] 4.D [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大多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内环境失衡可能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如体温过高会影响酶的催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和代谢紊乱等,B正确;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因此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正确;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D错误。] 5.D [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热射病的发生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机体的调节能力有限,A、C正确;人体内酶的活性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热射病患者细胞内酶的活性改变,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恢复需要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活动,D错误。] 6.C [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因此乳酸积累不会使血浆pH显著下降,A错误;“已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被肝转化为葡萄糖再度利用”,因此乳酸转化为葡萄糖主要发生在肝细胞内,B错误;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中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加,导致组织水肿,因此踝关节处的组织水肿与血浆蛋白渗入组织液有关,C正确;体温升高,说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并非机体对内环境稳态失去了调节作用,D错误。] 7.D [观察图示,动脉血氧分压从60 mmHg降至20 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迅速增加,吸入的氧气增多,以增加组织供氧,A正确;高原上缺乏氧气,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动脉血氧分压会降低,肺泡通气量会快速增加,过度通气排出CO2,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B正确;在缺氧条件下,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能量,C正确;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D错误。] 8.ABD [患病初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能导致内环境中无机盐含量上升,A正确;疾病中后期,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下降,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增大,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加,组织水肿程度加重,B正确;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会影响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会出现波动,其实在正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