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8440

7.2 第2课时溶解度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53608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2024,学科,学年,2025-2026,教师
    第2课时 溶解度 知识点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100 g水中溶解20 g某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 B.20 ℃时,100 g水溶解了10 g某物质,在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 C.20 ℃时,100 g水中溶解32 g KNO3刚好饱和,则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2 g D.20 ℃时,50 g某物质溶于水后刚好形成100 g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 g 2.20 ℃时,溶解度在10 g以上的物质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 g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 g的物质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 g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名称 氢氧化钙 碳酸钠 氯酸钾 硝酸铵 溶解度/g 0.165 21.5 7.4 190.0 (1)氢氧化钙属于__微溶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下同)物质,氯酸钾属于__可溶__物质。 (2)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__190__g硝酸铵固体。 知识点2 溶解度曲线 3.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C.将t1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质质量不变 D.t2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4.(广西一模)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C.t3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D.t1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知识点3 气体溶解度 5.汽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汽水会喷出来。喝了汽水后又会常常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6.图1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a点处KNO3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c点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C.t2 ℃时,分别将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KNO3析出固体的质量多 D.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1表示为c点→b点 a点表示的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a点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故a点处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溶液质量未知,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A不正确;c点表示的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点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 g,故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4.4%,B不正确;t2 ℃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钠,故t2 ℃时,分别将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硝酸钾析出的固体质量多,C正确;t2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 g,该温度下,向100 g水中加入60 g硝酸钾,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即d点,经过某一步操作,得到的溶液,恰好饱和,且溶液质量不变,故是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由图可知,b点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 g,该温度下,溶液恰好饱和,故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1表示为d点→b点,D不正确。 7.(内蒙古赤峰中考)我国北方盐碱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结合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持续增大 B.t2 ℃,将20 g Na2CO3加入50 g水中,得到70 g不饱和溶液 C.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 ℃降温至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D.“夏天晒盐”得到的是Na2CO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