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9372

11 课时分层训练(九) 9 宇宙生命之谜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98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课时,分层,训练,宇宙,生命,之谜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九) 9 宇宙生命之谜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科学家通过 观测 发现,火星与地球迥然不同。火星上水汽含量极为稀少,只有地球上shā mò地区的1%,十分gān zào;火星的大气层中yǎng qì含量极少。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我们坚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火星的mí tuán将会逐步jiē kāi。 1.读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shā mò( 沙漠 )  gān zào( 干燥 ) yǎng qì( 氧气 )  mí tuán( 谜团 ) jiē kāi( 揭开 ) 2.小明不知道文段中横线处选用下列哪个词语最合适。请你帮他选一选,填一填。 观察  观测  观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宏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C项,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方式”改为“意识”。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立夏有三候,初候 ;二候 ;三候 。这个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①蚯蚓出 ②王瓜生 ③蝼蝈鸣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解析:通读文段,查看供选句子,可知前面的三个空与后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一空,应为第③句,这句与后文的“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相照应;第二空,应为第①句,与后文“蚯蚓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相照应;第三空,应为第②句,与后文的“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日日攀长”相照应。所以正确的排序应为③①②。 5.“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C ) A.“可能”一词说明了科学家目前研究的最大范围,进而推论确实有其他生命的存在。 B.“可能”一词说明科学家研究的范围很小,不能轻易下结论。 C.“可能”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只在这个范围内,不能有明确的答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D.“可能”一词可以去掉,没有什么作用。 解析:“可能”说明科学家只是根据分析,推测出来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并不是肯定存在,不能有明确的答案,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B.阅读文章,尤其是阅读科普说明文,对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内容要仔细读,反复读。 C.《宇宙生命之谜》告诉了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道理。 D.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用等。 解析:《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文章告诉我们要用科学探索精神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的道理。 (一)(2024·上海闵行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找回我们“失去”的满天繁星 ①人类对光明的渴求,或许是与生俱来的。 ②古人的照明手段属于“小打小闹”,萤烛之光难与皓月争辉,农耕时代的多数人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那时候的夜晚,地球上的主要光亮还是来自星月。人们观星赏月,既风雅,又易得。星空是如此美丽、浩瀚又神秘,也引发了智者对苍穹、宇宙的无穷幻想和深远哲思。 ③同时,星空在古代还有导航、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