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八) 8 《世说新语》二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比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不及 ) (4)尊君在不(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 (5)君与家君期日中(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 (6)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元方时年七岁(时常)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天) 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这,此) 解析:A项,“时”应解释为“当时”;C项,“因”应解释为“趁、乘”;D项,“是”表判断。 3.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君/与家/君期日中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未若/柳絮/因风起 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君/与家君/期日中”。 4.下列关于《〈世说新语〉二则》的理解与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咏雪》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谢安性格和蔼可亲,深得人们的喜爱。 B.《咏雪》侧重于表现谢道韫出身名门,身份高贵。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是批判那些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 D.两则故事都侧重于表现一些知名人物,他们年少聪慧,才华出众。 解析:《咏雪》主要表现的是谢道韫的才华,A、B两项错误;《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表现元方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C项错误。 5.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B ) A.“尊君”是谦辞,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 B.“君”是对人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属于谦辞。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公(谢安)兄长的儿子和女儿。 D.公(谢安)可以称“胡儿”“无奕女”为“令郎”“令爱”。 解析:A项,“尊君”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C项,“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公(谢安)的子侄辈; D项,公(谢安)可以称“胡儿”“无奕女”为“小侄”“侄女”,“令郎”“令爱”是敬称,是称呼别人的儿子和女儿。 6.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所指代的人物。 (1)即公大兄无奕女( 谢太傅 ) (2)尊君在不( 陈太丘 ) (3)待君久不至( 陈太丘的友人 ) (4)君与家君期日中( 陈太丘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译文: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3)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 友人感到惭愧,从车里下来拉元方。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傅子》①曰:“言出于口,结②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故为臣不信不足以奉君;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则君臣之道益睦;子以信孝其父,则父子之情更隆。夫仁者不妄为,知③者不妄动。择是④而为之,计⑤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⑥也,身没而名足称也。虽有仁智,必以诚信为本。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诈伪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 (节选自《臣轨·诚信章》)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注】①《傅子》:西晋傅玄所著政论著作。②结:牢记。③知:同“智”。④是:正确。⑤计:考虑,谋划。⑥恃:依赖。 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标一处) 此 君 子 之 信 也 答案:此/君子之信也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守以不移( 改变 ) (2)则君臣之道益睦( 更加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