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九)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jiàn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1)请根据拼音把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或把加点字的拼音规范地写在拼音格里。 (2)在语段中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 ( ) B. ;——— ——— C.,——— ——— D. 。 ( ) 解析:第一个空前后两句是两个层次,中间应使用分号。第二个空和第三个空之间的句子是对“拍雪人”的解释,从句子整体考虑,应使用括号。 (3)语段中与“积雪”词性相同的词语是 (示例)冬天 、 罗汉(雪、人们、荒园、鸟雀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艺汇演那天,我们班跳舞的女同学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B.项目现场人声鼎沸、机器轰隆,生产车间开足马力、全力生产……眼下虽已至深秋,寒气来袭,各地却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C.重庆的中午,高温难耐,观音桥步行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真是人迹罕至。 D.国家以人才强国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各类人才在中国大地上各得其所、大展其长。 解析:“人迹罕至”指少有人来。不能形容步行街上人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鲁迅故乡绍兴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地方。 B.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大约有95%左右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D.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可将“地方”改为“季节”;B项,语义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让”。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排比)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比喻) D.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比喻) 解析:“何首乌根”长得像人的形状,而不是把“何首乌”比喻成人的形状,没有喻体,不是比喻句。 (一)(2023·西宁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童年钟声 厉彦林 ①童年,是人生乐章中最动听的音符,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风景。童年那悠扬的钟声,一缕缕铭刻在灵魂深处和生命履历中…… ②我们村的学校在村北边,后边就是一片树林子,密密匝匝地长满榆树、萍柳、杨树和各种灌木。春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爽,树林里异常幽静、舒适。树叶正由鹅黄变碧绿,阳光透过那稀稀疏疏的树叶,在地上映出凌乱的光斑。林中的鸟儿活跃起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清风摇动,满树的绿叶在鼓掌。流水潺潺,鸟啼声清脆悦耳,一只只蝴蝶在灌木丛中盘旋嬉闹、比翼齐飞,一群蜻蜓好像飞机特技表演队,在空中滑翔俯冲。活泼机灵的小鸟,在刚换上春装的大树上蹦来跳去,比赛似的歌唱。林中蜿蜒幽静的小路,时而响起学生的脚步声和读书声。鸟儿们顿时像遵守纪律的孩子,鸦雀无声。孩子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诵读得如痴如醉。那清脆的读书声,童稚的歌声,爽朗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水声,合奏出优美和谐的天籁之声。那天人合一的仙境,梦幻一般,让人陶醉。 ③当年村里小学的设施非常简陋,用不起木制的课桌,就用土坯垒上几排土台子,凳子也是从各家捎来的,可大家读书、学习十分卖力。同学们半闭着眼,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墙南角竖着一根又粗又高的竹竿当旗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