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0091

湘艺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阿瓦尔古丽》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878206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视频,内嵌,PPT,27张,课件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阿瓦尔古丽》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 :华夏之声 文化根脉 本单元以音乐为载体,通过民族音乐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与结构 核心作品 《年轻的朋友》 :藏族民歌,歌曲表达对朋友之间情谊的赞美。 《阿瓦尔古丽》 :表达维吾尔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他作品 :包括《银杯》《江河水》《走进新时代》等,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知识技能整合 音乐本体学习 :淡化“欣赏”与“演唱”的界限,通过歌曲分析理解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 学习 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分析旋律走向与歌词内涵,感知维吾尔族的音乐乐风格 2. 艺术表现准确理解三拍子的律动,表达歌曲的内涵、情感。 3. 创意实践:运用打击乐编排改编歌曲片段,探索民族经典新表达 4. 文化理解: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流传地区以及在新疆维吾尔族文化中的意义。 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演唱《阿瓦日古丽》,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体会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意实践活动,如歌曲改编、乐器伴奏设计等,既要保证创作的合理性,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新疆风光视频同时搭配新疆特色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感受新疆的壮丽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音乐氛围。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哪个地区的风光?你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对新疆的初步认识。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简要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构成等基本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学习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阿瓦日古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阿瓦尔古丽》 .教师播放《阿瓦日古丽》的原版音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和旋律特点。 聆听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感受?是欢快的、抒情的,还是其他的感觉?你能听出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阿瓦日古丽》是一首欢快、抒情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富有特色。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复听歌曲: 教师再次播放《阿瓦日古丽》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播放结束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如切分节奏 “×××”、附点节奏 “×.× ×”),并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这些节奏型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歌词,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阿瓦日古丽’在维吾尔语中是什么意思吗?歌词中描绘了哪些内容?” 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如常用的调式、装饰音的运用(如滑音、颤音)等,并结合《阿瓦日古丽》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对比汉族民歌,进一步体会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独特风格。同时,展示新疆特色乐器(手鼓、冬不拉)的图片或模型,介绍其音色特点和在民族音乐中的作用,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四、学唱歌曲,提升艺术表现 教师播放《阿瓦日古丽》的伴奏音频,带领学生逐句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和情感,为歌曲演唱奠定基础。 教师用钢琴伴奏,逐句教学生演唱歌曲。在教唱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装饰音的演唱技巧,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如切分节奏、高音部分),进行反复示范和练习。 学生初步学会演唱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演唱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演唱一遍歌曲,其他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