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6672

奇妙的七巧板 第1课时 七巧板的认识和拼组(教学设计)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483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巧板,奇妙,1课时,认识,拼组,教学设计
  • cover
奇妙的七巧板 第1课时 七巧板的认识和拼组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数学·苏教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 级 学 期 单 元 奇妙的七巧板 课 题 第1课时 七巧板的认识和拼组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巧板由7块板组成,掌握用七巧板拼长方形、正方形等学过的图形。 2. 通过折、剪、拼,提升动手操作与空间想象能力。 3.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交往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七巧板的组成,会用其拼学过的平面图形。 2.教学难点:通过拼组活动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 发展空间观念、合作意识与初步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平面图形的特征,为七巧板拼组时的图形识别奠定基础;以“图形能否组合”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自然过渡到七巧板,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预设1:长方形,长长方方的,四个角是直直的。 预设2:正方形,方方正正的,四个角是直直的。 预设3:三角形,有三条直直的边和三个尖尖的角。 预设4:圆,没有直直的边和角,是曲线围成的。 提问:这些图形能组合成新的图形吗?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特别的玩具,它能拼出无数种图形,它就是———七巧板。 (板书课题:七巧板的认识和拼组)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认识七巧板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制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认识七巧板。制作环节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环节通过重叠、拼合等方式,使学生直观感知板块的形状、大小关系,为后续拼组奠定基础,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了解七巧板的基本信息 提问:谁玩过七巧板?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预设1:七巧板有7块板。 预设2:七巧板能拼很多好玩的图形。 讲解: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就有的智力玩具,由7块板组成,这7块板正好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动手制作七巧板 引导: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老师发的正方形纸制作七巧板,步骤如下: 步骤1:将正方形纸沿虚线对折(教师示范:将正方形纸的一条边与对边对齐,用手指压出折痕,确保两边完全重合)。 步骤2:沿第一次的折痕继续分析(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折法),然后用剪刀沿折痕剪开,给每块板涂不同颜色,按顺序编号①-⑦。 提问:制作完成后,大家数一数,七巧板有几种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预设:有3种图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板书:7块板→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观察板块的特征与关系 提问:请同学们把7块板摆开,看看哪些板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可以重叠比一比哦。 预设1:①号板和②号板重叠后完全重合,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 预设2:③号板和⑤号板重叠后完全重合,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 (板书:相同板块:①=②,③=⑤) 提问:那③号板和⑤号板能拼成其他板块吗?试试看。 预设:能拼成④号板(正方形)、⑥号板(平行四边形)、⑦号板(三角形)。 用哪几块板可以拼成和①号板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提问:再比一比,①号板的大小相当于几块③号板? 预设:①号板的大小相当于4块③号板。 学习任务二: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 【设计意图】“拼长方形→拼正方形→拼平行四边形→同一组板的多样拼法→不同组板拼相同图形→拼三角形比较”通过具体操作和分享,让学生直观感受七巧板拼组的灵活性,理解“同 组板拼不同图形、不同组板拼同形”的特点,同时巩固对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培养空间想象和合作交流能力。 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七巧板的7块板,那它们能拼出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吗? 小组合作拼基本图形 布置任务:小组合作,从七巧板中选3块或4块板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