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7502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2课时 课件 --语文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40643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百草园,三味,书屋,2课时,课件,语文
  • cover
(课件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第二课时 情 境 导 入 生活如何? 百草园生活之乐 课程回顾 默读 标题 关键词句 主要 内容 小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学 习 目 标 1.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本节重点 合作探究 你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严”还是“趣”? 以此为主题,举办一场班级辩论赛。 全班分为2组,正方的观点是“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严格枯燥的”,反方的观点是“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有趣快乐的”,正反方由各小组代表抽签决定。 根据本小组抽取的观点在课文中寻找相关内容,作为辩论材料。 过程安排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对材料进行提取概括。 双方各选出四名辩手,进行辩论。 探究过程 我方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严格枯燥的。文中写到两次行礼———拜孔子、拜先生,可见学习规矩的严格。 我方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充满乐趣的。文中写到“我”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真是乐趣无穷。 参考样例 合作探究 辩论过程: 探究过程 ①开篇陈词 正方发言(立论)(2分钟) 反方发言(立论)(2分钟) ②自由辩论 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每方限时2分钟,双方总计4分钟。同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不能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不能纠缠不放。 ③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2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2分钟) 成果展示 行 礼 成果展示 严格的学习规矩:两次行礼———拜孔子、拜先生 对规矩的调侃:对着匾和鹿行礼、“算是” 课 堂 压抑的学习氛围:“不应该问”“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 天真、可爱的童心:偷跑进书屋后面的园子、“人声鼎沸”地读书、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 [严] [趣] 三味书屋有严格的学习规矩,但在小鲁迅看来,却像是在做游戏。 问“怪哉虫”体现了儿童好奇的天性,三味书屋枯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抑制了儿童的好奇心,但天真、可爱的童心是压抑不住的。 成果展示 [严] [趣] 先 生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怒色 人都到那里去了 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疾言厉色的先生 严厉的先生,并不常用体罚的手段。课堂上,严厉的先生与调皮的儿童都自得其乐。 成果展示 三味书屋 繁复的规矩、压抑的学习氛围、古板的老师……这些都和“百草园”自由、纯粹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儿时的“我”对枯燥的学习生活是反感与厌恶的。 虽然儿时的“我”经历了艰苦、枯燥的学习过程,但孩童天真、可爱的心灵赋予这段生活以色彩与欢乐。 合作探究 活动小结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的学习是枯燥无趣的,学习的内容、教学的制度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孩童的天真、可爱,赋予这枯燥的生活以趣味。 [严] [趣] 教师点拨 教师点拨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寄寓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三味书屋 自由快乐 百草园 严厉枯燥 表达对孩童纯真、美好天性的赞美 对快乐童年的怀恋 展现了保护孩童天真本性的重要性 展现了封建教育的落后与腐朽 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合作探究 找出文中成人视角的部分,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加入成人的视角? 默读全文,圈画出成人视角的部分,试着在旁边批注作者加入成人视角写作的原因。 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成果。 形成小组结论,在班级内分享。 过程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