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0234

第9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测试)(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4660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历史,解析,纲要,中外,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选择题 1.(3分)“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D.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3分)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推翻了三座大山 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此建立 ③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 ④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3.(3分)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 4.(3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政策实现由“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这一转变(  ) A.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 B.壮大了第三世界的力量 C.跳出了意识形态的窠臼 D.宣示了独立自主的方针 5.(3分)新中国历史上的某一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3.1%上升至56.7%,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6.9%下降到43.3%,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由35.5%上升至45%.这些成就(  ) A.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B.说明当时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C.反映出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D.表明社会主义改造符合中国国情 6.(3分)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 A.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 C.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 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与统一 7.(3分)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漫画家缪印堂创作的漫画《敬祝进步》。在那个激情四溢的年代,类似的新闻漫画在各种报刊上频繁登载。这反映了当时(  ) 1954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了!” 1953年:“哈!我相信你!” A.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新闻事业积极响应祖国建设的号召 C.报刊业的迅速发展 D.“一五”时期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8.(3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中体现的原则是(  ) A.民主集中制 B.社会主义 C.人民民主 D.权力制约 9.(3分)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说:“希望工党朋友们劝劝美国人,把第七舰队拿走,不要管台湾的事,不要搞东南亚条约,不要武装日本,不要武装西德。”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面临紧张的海峡两岸关系 B.处于西方国家的包围之中 C.利用英国来平衡中美利益 D.有与美国改善关系的意愿 10.(3分)周恩来在1957年4月的国务院会议上说:“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可以采取这个办法。”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尝试突破苏联模式束缚 C.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D.违背了中共八大的精神 11.(3分)1958年底,毛泽东在郑州召开部分中央和地方领导人会议,广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