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预习梳理】 一、1.人工合成 调节 2.原料广泛 容易合成 效果稳定 3.(1)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 (2)差别较大 生理效应 4.(1)①改善产品品质 a.延长或终止 b.雌雄比例 c.果实脱落 d.高度、形状 二、1.(2)目的 (3)调节剂残留 2.部位 气候条件 【预习检测】 (1)× (2)√ (3)√ (4)× (5)√ (6)× [解析] (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而不是植物体内产生的。 (4)生长素在生产上可用于无子果实的培育,而小麦是收获种子的作物,使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不利于种子的形成,不能防止小麦减产。 (6)不同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效果可能相同。 【任务活动】 任务一 [资料] (1)都是植物体自身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都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且一经靶细胞识别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等 (2)低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生根,高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抑制生根甚至杀死植物 促进果实成熟 (3)促进细胞伸长 (4)青鲜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体内不存在分解青鲜素的酶 反馈评价 例1 D [解析]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故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果实膨大,A正确;赤霉素能解除休眠和促进细胞伸长,促进茎的伸长和种子的萌发,故赤霉素类拮抗剂抑制细胞伸长,进而控制徒长、抗倒伏,B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种子的萌发,故脱落酸类调节剂能通过抑制细胞分裂使块茎储存期不发芽,C正确;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能促进果实成熟,故乙烯类调节剂不能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 任务二 1.抑制 不同浓度 2.(1)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有效浓度 3.(1)较小 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 基部 3 cm (2)沾蘸法 浓度较高 1.5 cm 4.(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 插条的生根情况 处理时间 5.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 根的数目 [分析] (1)一年生 增大枝条吸水面积,促进成活 去掉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便于插条成活;幼芽能产生生长素,保留一定量的幼芽利于插条生根 (3)应在两浓度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确定最适浓度 反馈评价 例2 D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选用的扦插枝条长势和带有的幼芽数量应大致相同,即保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通常应选用带有少量芽的枝条,以利于扦插枝条存活,A错误;扦插枝条应去掉叶片,这样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枝条中水分的散失,B错误;若对照组的扦插基质用珍珠岩,则实验组的扦插基质也应该用等体积的珍珠岩,以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C错误;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可知,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存在两个促进效果相同的不同生长素浓度,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枝条,也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D正确。 例3 A [解析] 由题表可知,本实验中自变量为2,4-D浓度,因变量为月季平均生根数、月季成活率,A正确;本实验中的浓度梯度较大且实验数据少,无法判断最适浓度,B错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C错误;2,4-D属于生长素类调节剂,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若2,4-D浓度太高会抑制生根,且浓度太高时的成活率无法从本实验中得知,D错误。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学习 目标 1.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生产中的作用。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合理合法的观点。 3.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尝试运用预实验方法开展探究。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1.概念:由 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 、 、 等优点,在农林园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