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2324

5.1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2课时) 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5267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长素,PPT,必修,人教,生物,高二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5章 植物生命的调节 第2课时 1 2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尝试阐释植物生长素作用特点中蕴含的适度与平衡观 根据生长素的作用及特点,学会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课 堂 小 结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目 录 CONTENTS 1 生长素的合成 生长素合成的前体主要是_____ 生长素合成的部位主要是_____ 植物没有专门的内分泌腺器官 色氨酸 芽、幼嫩的叶、发育中的种子 色氨酸 吲哚乙酸 2 生长素的分布 生长素在植物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生长素合成部位主要在 芽、幼叶等 植物全身 ? 3 生长素的运输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叶等 植物全身 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同其他有机物一样,通过输导组织进行运输。 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称: 极性运输 幼嫩的组织中: 实验证明: 植物的生长素可以由浓度低的部位向浓度高的部位运输。 同时,在缺氧或加入呼吸抑制剂的情况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 (1)极性运输: (2)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 幼嫩的组织中,是一种主动运输。 成熟的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运输。 由于单侧光、重力等外因引起。 3 生长素的运输 任务一:评价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证据 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实验结果:B处琼脂块中有生长素。 结论:A处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思考: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能否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能证明 (2)如果要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应如何改进实验方案? 第1组 第2组 实验结果:B处琼脂块中没有生长素,便可得出结论: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发生部位 运输方向 影响因素 跨膜方式 运输 主动运输 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 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遗传因素决定 在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 单侧光、重力等单一方向刺激 根尖、芽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向光侧→背光侧;远地侧→近地侧 发生部位 运输方向 影响因素 极性运输 非极性运输 横向运输 1.下列有关生长素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 反过来运输 B.缺氧时,根尖的生长素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C.极性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 D.在成熟组织,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缺氧时,会影响根尖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所以根尖的生长素运输会受到影响,B错误。 2.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分别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时,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不弯曲,也不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 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生根。 请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是什么物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