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时空定位 课程标准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导入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2021年7与1日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摘自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壹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五四运动的背景 1912 1915 1914 1917 1919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巴黎和会 创办《青年杂志》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18 十月革命 壹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 国内:①政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社会矛盾(根因);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④思想: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国际: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指引了方向; ③思想文化:外来思想的传入,新文化解放思想;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背景 壹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经过 爆发 新阶段 时间 5月4日 6月上旬 地点 北京 上海 主力军 学生 工人、商人 斗争形式 罢课 罢工、罢市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还我青岛”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结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19年6月11日,罢免了曹汝霖、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6月3日上海 机器纺纱等 行业 六七万工人 大罢工 壹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工人 商人 6月5日上海 学生一日不 释,本店一 日不开“罢 市救国”等 标语。 北大校长蔡元培同情学生,积极营救学生 山东各地 农民响应, 开展抵制 日货和断 绝粮源 的斗争。 乞丐之首 领,六日 曾有通告, 不准在路 行乞,妨 碍救国! 一律停止盗窃行为,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 学者 农民 乞丐 小偷 细看各阶层反应 特点:全民族的救亡运动,广泛的群众基础 壹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性质和意义 (2) 意义:①思想文化: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政党建设: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③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1) 性质: 五四运动时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壹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名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 同 点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对象 革命性质 不 同 点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群众基础 最终目标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缺乏 广泛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