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空定位 课程标准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南京临时政府:1912.1.1———1912.3 北洋(北京)政府:1912.3———1928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中华民国 袁世凯专制独裁:1912.3—1916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 导入 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中说:“这13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黑暗中孕育光明的时代? 有一次当时的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带着鲁迅去向当时是大总统的袁世凯述职。他们见到了袁世凯,袁世凯也非常热情地接见了他们,他们三个人交谈甚欢。鲁迅这次见到袁世凯是他们平生的唯一一次。鲁迅事后说起这次见过袁世凯的印象:袁世凯没有军阀作风。同时,他也是这么评价袁世凯的:“只有袁世凯才知道,怎么样对待知识分子,才能更加巩固统治,其他统治者见识太过短浅,不值一提”。 壹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阅读教材,梳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的过程以及民主抗争的史实 1912.3.10 袁北京就职 1913.3 宋教仁案 1913.11 解散国民党 1914.5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为总统制 1914底 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915.5 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1915.12 1916.3 取消帝制,6月病逝 袁 世 凯 复 辟 路 革命党共和路 1913“二次革命” 1915护国战争 称帝,年号“洪宪”,将民国改为帝国 壹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准备 修订法律 总统制(连选连任) 责任内阁制 1914年5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袁世凯大权独揽 壹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准备 修订法律 对日妥协 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 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 破坏中国主权,丧权辱国 引发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反日情绪高涨 壹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准备 修订法律 对日妥协 召开国会 舆论造势 霸道总统是如何诞生的?袁世凯:不选我当总统,不准吃饭 孔教之于中国,犹如空气之于人类。 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 为复辟帝制制造有利的舆论环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逆流。 壹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二)革命党人的反袁斗争 二次革命 直接原因:“宋教仁案” 这次革命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保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结果: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并且使袁世凯的力量更加巩固 壹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二)革命党人的反袁斗争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 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思考:护国运动为何成功?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命党人与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壹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①袁世凯签“中日民四条约”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复辟帝制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 ②辛亥 ... ...